西方关起门来开小会,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决定性时刻”

一年前的3月22日,中国对欧洲议会议员和多名研究人员和智库下达了旅行和商业禁令。此前,欧盟以所谓的新疆涉嫌侵犯人权,对4名中国官员和一家实体实施制裁。中国传递的信号很明确,欧盟不要以“人权教师爷”自居,否则中国会以牙还牙。
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后来也加入了制裁行动,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联合遏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可以说,最持久的影响是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中欧关系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至少与中美关系相比是这样。
然而,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欧洲领导人向中国发出的呼吁没有得到回应,一项谈判已久的投资协定实际上被扼杀,许多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
中国与立陶宛之间的口角进一步放大了这一局面。在立陶宛加强与中国台北的关系后,中国政府阻止了这个波罗的海小国的出口。中国海关的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和2月,立陶宛对华出口同比下降88.4%。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称,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背景下,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决定性时刻”。这是因为,欧洲理事会会议和北约峰会将于周四举行,届时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与欧洲领导人一道出席。一个小集团关起门来,决定着冷战式集团的时刻重新出现。
预计在这次会议上,拜登再次就俄罗斯问题,向中国发出制裁威胁。美国会重调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的老调。6名欧洲官员、部长和外交官告诉《南华早报》,尽管美国向欧盟通报了与这些指控有关的情报,但他们尚未分享具体证据。
“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证据,”一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但如果我们真的得到了证据,我们将处理这些证据,并以正确的方式做出回应。
一位高级外交官表示:如果你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援助,“我们可以合理地说,让中国充当诚实中间人的说法已经结束——中国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帮凶。”
瑞典国家中国中心(Swedish National China Centre)主任比约恩•杰登(Bjorn Jerden)认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给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复杂性。就连德国也坚称,必须让中国意识到,这是未来几十年中欧关系的“决定性时刻”。默克尔大妈退休后,欧洲再无政治家。
法国学者阿诺德·伯特兰(Arnaud Bertrand)在社交平台写道,“我们正处在历史上一个真正决定性的时刻,这无疑是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时刻。美国将我们面临的选择定位为‘威权主义对民主’,但实际上是‘单边主义对多边主义’”。“美国正试图有效地将俄罗斯和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离开来,或者至少与西方隔离开来,以维护目前‘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美国希望乌克兰局势成为中欧关系的决定性时刻。但中国没有理由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装备。俄罗斯自身拥有巨大的武器制造能力,它出口到国外的武器是中国的5倍多!如果欧洲人真的那么愚蠢,相信美国人说的话,那么中国与这样愚蠢的伙伴保持距离会更明智。
中国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因为在过去的12个月里,球一直在欧盟的球场上,这取决于欧盟是否真的想做生意。如果欧盟不想做生意,中国做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
此外,中国还有更好的事情要做,比如与143个商业伙伴和国家组织,讨论“一带一路”进展和未来计划,以及如何进行“黄金和人民币”贸易,以此来避免美国和欧盟地缘政治攻击带来的金融风险,比如用任何借口来“冻结”我们在美国和欧盟的资产。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稳定、强大和繁荣,世界就会来找中国做生意,就像几千年来的世界一样。所以,让他们尽情地疯狂吧,但终有一天,弱者总会去敲强者的门。
欧洲一直在被美国玩弄,这解释了美国为何如此高兴。欧洲将“更接近”美国,这意味着与中国的经济距离。结果就像乌克兰一样,欧盟将成为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场。前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说过:“有美国这样的朋友,谁还需要敌人?” 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