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服考研笔记-专题四《简述中国古代男子服装的品类/各朝代之间男装的演变》

2023-08-13 14:10 作者:木鱼碎片  | 我要投稿

以下文章内容总结自《中国服装史》-袁仄

中国古代男子服装按形制大致分为:上衣下裳、上衣下裤、袍服等。


(1)形制为上衣下裳的有冕服、元端,上衣还包括衫、襦、袄、褂、马甲、裲裆、罩甲等。上衣下常的服饰形制表现为,上衣,多为交领右衽,腰系带;下裳,保护下体的衣服,裙之意。①冕服,是帝王臣僚的祭祀礼服,由冕冠、玄衣及纁裳等组成,纹样以“十二章”为贵。②元端,西周时期天子与士大夫的正式上衣,其色用玄而正幅不削,穿着元端时头戴冠或弁,下身着裳。③,是魏晋男子的主要服饰,不需施祛,大袖敞口,对襟样式,两襟之间用襟带相连。隋代男装也以衫为主。④宋代,男子也穿襦、袄,即传统大襟短衣。⑤元代男子穿辫线袄,这是一种圆领,紧袖,下长过膝、下摆宽大、腰上部分打上细密横褶后缝以辫线的“腰线袄子”。⑥是汉族所谓的上衣,褂子多穿在外;马褂为一种长不过腹,袖仅掩肘的行褂(短褂)。式样似马褂而无袖的为马甲⑦裲裆,源自北方民族,流行于南朝齐梁之间,其一挡胸,其一挡背,质以布帛,肩部用皮制的搭襻连缀,腰部用皮带系扎,一直沿用到唐宋以后,仍很流行。⑧罩甲则是超短袖对襟或大襟,长度过膝,衣身紧窄。

(2)较为典型的上衣下裤服装为魏晋时期的裤褶,裤褶也叫作袴褶,其上衣为短身大袖或小袖;下衣喇叭裤,有的在膝弯处用长带系扎,名为缚裤;这种服装源出军中,服无定色,外面还可以服裲裆衫。汉代时也着裤,无裆,只有两裤管,形制与套裤相似。

(3)古代袍服种类繁多,较具代表性的袍服有深衣、襜褕、圆领袍、直身等。西周时期出现的深衣有直裾和曲裾两种,领式一般为交领,即大襟,右衽,小口大袖,领和袖口通常为宽缘,腰间束丝织物大带,流行佩玉,面料纹样有浓郁楚国文化的风格,这种样式一直盛行到汉代。多用于西汉早期,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少见。襜褕为直裾单衣,到东汉时,直裾取代曲裾成为礼服。秦、汉袍服以交领、低袒、大袖,袖口收缩紧小为主。唐、宋常穿圆领右衽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紧身两种形式;唐官员袍衫,主要以颜色来区别等级,而宋官员袍衫以纹样、质料、颜色分等级。辽金元时期仍服圆领长袍,但辽金的圆领长袍为左衽,元仍右衽。宋代出现直身,对襟大袖,后背中缝直通到底。明代也用直身,承宋代式样,右衽、大袖的宽敞袍式。

(4)元代男子多服质孙服,形制为上衣下裳相连,衣式紧窄,下裳较短,腰间打褶裥,有圆领、方领。明代出现补服,盘领右衽袍,袖宽三尺,为官员身份象征。清代时期男子以圆领开衩袍居多,也叫“箭衣”,以便骑马射箭。


文章内容为个人考研时期的笔记总结,仅供参考,如有需纠正补充的可在评论区留言。

                                                     ——拜拜——


北服考研笔记-专题四《简述中国古代男子服装的品类/各朝代之间男装的演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