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作词作曲——作曲篇2:和弦与和声
和弦极其重要。
我以前没有学过音乐的时候,我以为一首歌是主旋律+伴奏。后来我才明白,一首歌是作曲+编曲。
而作曲不仅有主旋律,还有和声。和声就是一大堆和弦的组合,正如旋律是一大堆音符的组合。下面这张图就是作曲的样子,包含了主旋律+和声(许多个和弦的组合)。

我作曲最终的成品就是这两部分,主旋律+和声。有了这两轨后可以开始写词、编曲。
下面分别介绍和弦、和声。

(1)和弦
三个音组成一个三和弦。和弦以根音(最低音)命名,比如上面那张图里依次是A和弦,G和弦,F和弦,C和弦。
和弦也有四个音,五个音的。但作曲只研究三个音,我认为就足够了。
·大三和弦

大三和弦,以根音命名,并且间隔3+2(个键)。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叫做,C大三和弦,#C大三和弦,D大三和弦。
符号为C,#C,D,大三和弦的符号就是根音。
#C读作“升C”,它是C往上升一个半音。注意到右边两个和弦,它们都出现了带#的音,写到了黑键上。对于常见的歌的作曲,只要升降调,一定能将所有的音全部移到白键上(有的歌会有少量黑键音,也叫离调音。)
三和弦中,三个音分别叫根音、三音、五音。C和弦里,C是根音,E是三音,G是五音。这个概念转换成数字会更好理解,CEG对应简谱的135,所以是三音五音。
·小三和弦

小三和弦,间隔2+3(个键)。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叫做D小三和弦,#D小三和弦,E小三和弦。
符号为Dm,#Dm,Em。小三和弦的符号是根音+m。
第一个和第三个因为所有键都在白键上,所以可以直接叫D和弦,E和弦。
·增三和弦

这是个C增三和弦,它的间隔是3+3。
相当于在大三和弦的基础上,把五音往上移。
符号为Caug,或者C+。
·减三和弦

这是B减三和弦,它的间隔是2+2。
因为所有键都在白键上,也可以叫B和弦。
符号为Bdim、或者B°。
·C大调的三和弦

C大调一共7个音,CDEFGAB,对应了七个和弦。其中145是大和弦,236是小和弦,7是减和弦。
增减和弦不稳定,听感上类似离调(写了黑键音),所以很少用。一首歌的作曲里,基本全是大小和弦,其他和弦占少数。
·挂留和弦

三和弦里,把三音改成二/四音,就是挂留和弦。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C和弦,C挂二和弦,C挂四和弦。
和弦符号为C,Csus2,Csus4。
Csus4接C,Gsus4接G,很常见,很好用。

(2)和声
经典的和声进行有很多,先说我心里最重要的两个。
·4536251

谈和声进行时,大家都会用数字。图中的F和弦对应4,G和弦对应5,以此类推,这个和声就是4536251,简称4536。至于为什么结尾是两个C和弦,因为4/4拍的歌曲,一个段落往往有8小节或者16小节,副歌都是16小节。为了凑够8小节,所以C和弦弹了两下。
这是一个非常好听的和声。流行、古风、日系中都极其常见,也许你听过的某一首歌,它的副歌就是4536。我以前没学作编曲的时候,觉得忘川的《洛阳怀》旋律特别好听,“副歌旋律也太神仙了吧——”,后来扒出来一看,副歌就是4536。这就是我心中的4536的特点:写出来的旋律特别好听。
顺带一提,把图里的这8节复制一遍,凑成16小节,再写出一条主旋律,就写完了一段副歌。凑够ABC三段旋律+和声,再加上前、间、尾奏,就是一整首作曲。作曲就是这么出来的。
副歌是4536的歌曲:《洛阳怀》、《热爱105℃的你》
·17654325

这个和声很特别。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描述它,那就是:洁白。
它在我扒过的歌里出现频率并不高,但听感非常独特。
我不知道如何介绍它的美,分享两首歌吧。
副歌是卡农的歌曲:《万疆》、《水叙湖风》
接下来还有一些常见和声,我列在这,看看就好,就不做介绍了。
1645
456
654
6545
4321

(3)画重点
上面说的一大堆,光看文章是很难全部记住的。在这里把我认为最需要记住的点拎出来再说一遍。
大三和弦:间隔3+2。
小三和弦:间隔2+3。

大三3+2,小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