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现象学入门系列之:直观与明证性

2022-10-13 11:21 作者:思如花语  | 我要投稿

作者  B站心理咨询师  余颖慧

      大家好!我是颖慧。今天我们要聊现象学的直观与明证性。

先来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2、太阳对我呈现为: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第一句话,是一个结论性陈述,但不是我的直接经验。它对不对?我不确定。足够严谨的话,在说出这句话之前,我需要去验证它的准确性,验证太阳是什么样子?第二句话是一个现象学描述,是我的直接经验,它当下就可以成立。

    现象学认为,通过直观的看所得到的认识,具有明证性,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1、直观:(是指)直接面对事物的在场显现。2、明证性:(是指)通过直观所得到的认识才具有明证性。

     什么是直观的看?举例来说,电视上正播放一条广告,说:“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你会怎么看?你会说:“啊?真的吗!牛奶这么好?我最近老加班,需要补补身体。看来我要去买点牛奶来喝哦”。还是说:“都是广告效果啦。商家又想让我掏钱”。我们有可能会相信它,也可能会怀疑它。但现象学直观的看,是这样子看的。“某广告说: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注意哦!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差别。我的直接经验是:“某广告说,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这个认识是真的。马上就可以成立。但如果撇开“某广告说”,我们直接去说“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这句话就不是我的直接经验。它没有明证性。这句广告词也许是对的,也许不对。它很重要,但不是现象学关注的。现象学要看的就是事物的直观呈现。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上,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资讯爆发,真真假假,真的很难去分辨。但如果我们用现象学去直观的看,和事物面对面,就不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比如:有这样一则新闻曝出来,“某女演员发微博控诉,自己被某男歌手XSR”|。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这样想:“无风不起浪,这事八成是真的!”或者这样想:“说不定又是一次营销手段呢?”。面对这件事,我们很自然的就作出了推理。但现象学的看,通常情况下,就是去看它直观地呈现。直观地呈现:“某女演员,发微博控诉:自己被某男歌手XSR。”只看直观的呈现。因为我们直接经验到的就是这个直观的呈现。这才具有明证性。但如果我们去总结重点:“某人,被某人XSR”。然后再基于这个重点,去做逻辑推理,甚至把逻辑推理得来的结论当成事实。这些判断、总结、推理,所有的思维加工,都不是我们的直接经验,它不具有明证性。

   通过现象学来吃瓜,会不会感觉自己清明了一些?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被反转PIAPIA打脸了。

“直观的看”,听起来蛮简单的,就是直接面对:事物的在场显现。但如果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它,却是相当的困难。

好啦!今天我们就聊到这。下期视频见。


现象学入门系列之:直观与明证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