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家族办高校年入19亿,民办高校费用水涨船高,你还坚持报读吗?
最近几天,民办高校的动静有点大,“两大家族办高校一年挣19亿”的话题登上了百度热搜榜。

原因是中教控股在11月28日发布了截至2022年8月31日的年度业绩,总营收47.6亿元,净利润19.36亿元,利润率达到40%。
其中,高职相关业务贡献了八成,一年收入达39.3亿元。在校生人数更是超过了30万人,比清北的总和都多。按在校生人数计,中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上市高教集团,因此有人戏称其为“三本之王”。

近些年,在民办高校读书的开销也水涨船高。由于民办高校需要自负盈亏,无法享受财政的补贴支持,要想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各项收费通常都会比公办高很多。学费一年三四万已经算是比较少的了,住宿、食堂、校内超市的物价也都要比公办大学高,一场大学读下来,总体花费可不低。

再加上如此庞大的学生数,中教一年能挣19亿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虽然不管上的是公办还是民办本科,最终拿到的都是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但是社会上对两者的认可度却大相径庭。
在这个学历为王的时代,用人单位都会在学历方面增加门槛,方便筛选更优质的人才,很多人都已经形成了“民办本科是用钱堆出来的”这种惯性思维,大环境很难改变,而相对处于劣势的民办毕业生,就容易错失很多机会。虽然不太公平,但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要是不想花“天价”费用勉勉强强读个民办本科,出国留学其实是个不错的出路。

提到留学,很多人可能会先想到动辄花费几十万的欧美国家,其实,并不是所有留学国家都需要承担这么昂贵的费用。比如同属亚洲文化、地理位置更近的韩国,留学性价比就很高。
韩国的教育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先列,尤其是近几年,韩国名校数量增加快、科研实力强、留学热度高,吸引了不少留学生前往求学。
韩国大学采取申请制,流程也不复杂,申请材料除了学历、成绩单、存款证明之外,基本都是简单的个人身份证明类材料。在国内高考压力颇大、双一流录取率不足5%的情况下,申请制留学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圆梦名校的可能性。

与欧美国家相比,韩国大学的学费低,生活成本与国内一二线城市水平相当,并且韩国政府也支持留学生勤工俭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可以抵消大部分日常生活开支,既减轻了经济负担,也锻炼了个人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还能丰富阅历和人生体验。
随着全球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互动越来越紧密,未来国内也越来越需要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才。因此,花差不多同样的钱,与其“蜗居”民办,不妨去留学拓宽眼界,增加对多元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学会多样化思考同一个问题、更好地发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