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工作、斩获国内外众多大奖:我为何还要考清美工业设计工程?

刘茗萱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工业设计工程
初试 |369分
政治 |68分
英语 |63分
专业一|122分
专业二|116分
“心态很重要,暗示自己,这只是一场体验,人生本来就是来体验的。竞争激烈考试的关键是保持动力和专注力,并在面对挑战或挫折时永不放弃。通过努力和专注,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刘茗萱学姐

不甘心,重拾考研信念
从事用户体验设计工作多年,目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曾获得过IF、IDEA等国内外设计大奖。尽管三十有余,依然有个学生的心态,每天不断吸取新知识新信息以保持自己持续的战斗力。决定考研不是突然地想法,而是为了完成当时大学毕业没有完成的目标和梦想。我喜欢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也是因为这一点,在2021年10月我决定继续重拾考研的梦想。去年考清美艺术管理失败,今年工业设计工程成功上岸。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在我的考研之路上,也曾遭遇过多次的失败和挫折,最终,我成功上岸清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明白,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就一定会翻过考研这座大山。每天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也日渐平庸,考研可以培养强烈的自律和专注力,每天都要留出专门的时间来学习,并确保你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这个时间表。这还意味着愿意在娱乐享受生活中做出牺牲,以便实现你的目标。

如何平衡好工作和复习,科学备考
我主要的复习时间集中在中午和周末,晚上有的时候还要加班,而且晚上的时间头脑不是很清楚。备考的期间,时间被划分的非常清楚,绝对告别短视频和娱乐活动,把朋友圈也关了,各种饭局也尽量礼貌地回绝,让自己进入一个考研状态,虽然辛苦也很享受安心干一件事儿的时光。
政治
在备考政治科目时,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 前期:政治科目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掌握。因为这次的政治考试成绩还不错,分享下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备考过程中,多去听听新闻联播和国内外热点,养成良好的政治觉悟,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基础概念和理论。工业设计工程学科的政治考试是单独命题的,题目会和全国卷方向上略有出入,但基础是一样的,需要对政治非常熟悉。

2. 做题:如果复习时间充裕,建议刷下肖秀荣的《1000题》,如果10月份开始准备考研,那么大概率1000题很难刷完。对于理解政治的知识体系,比较推荐徐涛老师的基础课和强化课,会加深理解基础概念。单独考试题目虽然不多但是有些题目会有些偏,由于考前15天一直在昏天黑地的背肖四大题,背了很多道大题也是能让我在考场上有的可写有所发挥。最后一个月在小程序上刷完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腿姐四套卷、徐涛六套卷、米鹏三套和六套卷的选择题,加上重点的肖4肖8不止要刷一遍。如果是4月份就开始准备考研,建议政治的复习开启的不必过早,容易忘记,最后一个月重点肯定会在政治上,虽然背的很痛苦,但是收获非常大。一定要记录好政治的错题,反复多刷!
3. 背诵大题:政治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和背诵,尤其是最后冲刺,光背诵肖四就有巨大的记忆工作量,网上会有很多的政治大题带背UP主,有从框架的维度,有从形象记忆的维度,从两者结合来背诵记忆的效果比较好。首先大题的背诵一定要从整体框架去理解记忆,比较推荐腿姐的点默析记忆法,其次在框架里去记忆关键词,通过画图形象的记住关键词,因为我本身就喜欢形象记忆,所以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我,B站上有很多带背的UP主在形象拆解上非常的有方法。综合以上两种背诵方法,考试中答每一道题,都会浮现出背诵这道题的框架,一些小符号小插图及顺口溜帮助记忆。比如我现在还记得,“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这句话可以形象的画出来一艘巨轮,定盘星就画一个星星,主心骨就画一个骨头,掌舵者就画一个舵手,通过以上的方法能够快速并且牢固的记住。
英语
英语我准备的时间比较少,重在平时的积累。整体来说,单独英语考试相当于英语二,或者是比英语二阅读理解难一些,翻译、新题型及写作的难度是类似的,提高英语分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阅读是考研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多读英文原版的书籍、杂志、报纸等,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点,掌握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同时,也要注重积累词汇,尤其是一些常用的短语和表达方式。我是按照每篇文章20-30分钟的阅读速度完成的,也是拿到试卷后的第一答题顺序。
2. 写作:写作是考研英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写英文日记、作文等,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和用词。在临考前,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作文写作模版,市面上复习资料也比较多,石雷鹏、刘晓燕、潘赟、王江涛老师的作文我都看过,至于复习哪本资料,只要从头到尾跟着一个老师走就可以,最终还是要形成自己的语言,作文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背一些最基本的句式句型,最起码会在考场上省去了一部分想的时间,我复习的精力重在作文的固定句式和词汇的记忆上,大作文重点还是在于怎么表达对比、描述图表和阐述结论上。
3. 翻译:如果你是过了六级考试的,都会觉得翻译部分很容易,是应该拿满分的。几乎没有不懂的生词,这个部分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单词的重要性及长难句的理解。
4. 完形填空:这部分我会放到最后再做,如果答题到最后,没时间了也就不纠结这部分的得分了,因为每次考试我都觉得时间很紧张,所以都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其他的部分,有了其他部分的分数,实际英语上60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5. 考试答题顺序:对于英语时间的答题顺序,我有自己的合理安排,顺序依次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大作文-小作文-完形填空,策略就是先把第一精力放在阅读上,阅读是我认为整套试卷最烧脑的部分,答完了阅读,心态会轻松很多。新题型和翻译对我来说是必得分题型。大作文部分我会先梳理出来框架,然后开头几句话注意用好词汇和句式,中间部分主要是用一些高光的句式和短语描述作文的主旨,结尾部分更多在于表达观点及总结概括。
6. 复试口语:口语是复试中才会考到,复试口语我准备的很充分,比如自我介绍、设计方向、喜欢的设计师等等,但是实际情况是,老师即兴的问答,可能会被问到一些你没有准备的,所以会比较考验平时的积累。总体来说,复试口语难度不大,就问了一个问题。
7. 其他的积累:阅读英文新闻,积累TED视频素材,我关注了很多英语公众号,在平时抽空阅读。我在备考过程中,选择了一些与设计相关的视频进行观看,这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扩充了自己的词汇量。
专业课
因为前一年我考的是艺术管理,重点复习了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工艺和外工艺及工业设计史。22年的考研复习,是从10月15号开始决定要考的,四五十天的复习时间,基本上除了上班就是复习了。把上班路上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结合视频、音频和看书,调动起了所有的感官,一部分的复习是在ipad上完成,能够随时翻看背诵。

在大厂工作的日常还是很繁忙的,平时的工作压力也很大,也经常加班。能抽出的时间就是早晨中午和晚上,中午我也尽量快速把午饭解决掉,有的时候是在公司附近的空地,一边听音频里的史论,一边打开PDF记忆,有的时候是边散步边听边记忆的。几乎每天的中午都是这样充实的度过。周末的时间,也会在B站上看看UP主对于史论的讲解,累的时候看看国家宝藏、蒋勋讲美学等关于美学的相关大制作。

很感谢21年末的复习给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自己心态上的建立更稳固了,虽然从学校毕业了有十余年了,但是学习的精神和效率都让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念和信心。与上一年不同的是,这一年加入了手绘的练习,因为我毕业那段时间去武汉专门集训过两个月的手绘,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工作的十余年中也是从事用户体验,工作中也会积累行业信息,对于专业一的复习也是十分有用,多去看一些前沿的行业报告和信息,也下载了清华美院导师的相关文章去阅读和记忆,看了很多论文是与服务设计相关的,而这次考试专业一的题目是以中国大型机场或高铁为例的论文,也是关于服务设计的。题目是从日常生活的需求出发,在考场上,先把大的框架搭好,比如分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重点写什么,引用哪些例子。

专业课的准备,一定要研究下历年的习题,知道每年的考题后总结规律,以此为重点复习方向。专业二的复习上,主要在于快题形体的积累和熟练,平时有时候会刷小红书积累不同类型的素材。造型的手绘功底还是得多练,多积累,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可能会比现在的分数要好。
复试
初试成绩是2月21日出来的,当时手绘分数116直接导致我觉得过复试线有点悬,在纠结中我联系了梦清的张老师,张老师让我先准备复试,提醒我如果真等到复试通知到时候再准备作品集就有些晚了,复试名单公示后,梦清又给安排了金学长的复试经验分享的直播课,让我能快速知道需要怎么准备,在准备复试上,梦清的董老师和张老师帮助了我很多。
正式知道自己进入复试了是3月11日校线公布,3月17日复试名单公示了,3月24日笔试,3月26日面试。三月份的复习节奏是非常紧张的,除此之外还要准备好各种复试资格审查的资料,成绩单是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幸好自己毕业后就一直保留好了大学成绩单。说下复试的考试形式,今年的复试包含6个小时的笔试和20分钟左右的面试,笔试的题目是以题为未来智慧出行来设计手绘表达,2000字以上,两张A2。中间会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我备了个汉堡中间半个小时来补给能量。关于笔试的内容每年都不一样,考试的题目也比较灵活,但一定是以当下的热点结合。六个小时在高度集中精力的情况下,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也是要安排好时间分布,我画满了整整两张A2纸。笔试和面试中间隔了一天,在笔试之后,也不能放松,在面试前一天,我反复背诵英文的自我介绍和PPT的演讲练习,因为只有7分钟的自我陈述,所以ppt要控制在20-35页,一开始我准备了100页发现根本讲不完,一再精简在实际面试时候时间把控的还不错。

面试的当天,到了考场才能知道自己是哪个时间面试,没想到自己被排在了最后一个,也就是从早晨8点要等到下午3点,这中间我也一直在美院的二层反复准备资料。直到3点多,最后走廊里就剩我一个考生了,心态也就是在此一搏了。

在面试中,老师们很认真的在翻看我的作品集,作品集的高质量准备也会增加老师对你的好印象,面试中也会更轻松些,提早准备提早打印,这个非常重要。作品集和PPT的介绍中,有一页是关于我生活及爱好的介绍,这一部分可以让老师对你有更多维度的了解。

在整个的考试过程中,我都是以抱着好好学习的目的,认真的准备每一门学科。每天学习政治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国家大事,了解历史能够更好地巩固高中时候学过的历史知识,好奇心驱使会研究更多的历史故事。学习英语,能够让我们积累语言的阅读及写作能力,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课的学习,从专业书籍的阅读和背诵中,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
虽然22年的考研没有考上,也让我知道了整个过程非常的不容易,精神很紧绷,初试每一科目我都奋笔疾书到最后一刻,甚至政治和专业课在最后一秒还在答。23年考研的复习,整个节奏比较分散。考试的整个过程都是自我学习和精进的过程,在一个个陌生的知识点被掌握后,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边工作边准备考研,确实得合理计划好每天的时间,同时最后一个月冲刺,也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总觉得这里没有复习好,那里没有背完,整天就是沉浸在要快考试的情绪中,适当的前置自己的复习进度,也会让自己在最后不慌。初试过了之后,会觉得自己苦尽甘来,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复试的准备中,从知道自己进入复试到面试结束,短短的十二天左右。面试结束后,我的脑海中还不停的重播复试的画面,会反思如果老师的问题这么回答会更好,20分钟的面试也会在日后的回忆中非常的珍贵。收到初步录取的消息后,终于舒了一口气,慢慢考研路终于结束了,画上了圆满的句话。也终于可以踏进清华的校园,再次做一个学生,好好的学习。
此外,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心健康。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球等,这样可以缓解压力,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避免疲劳和焦虑。23年考研很特殊,基本上全国人民都在阳,我在这个时间没有阳,做好了全面的保护措施,保证自己好的身体状态,直到考试结束,我都是饱满的精神状态。心态很重要,暗示自己,这只是一场体验,人生本来就是来体验的。竞争激烈考试的关键是保持动力和专注力,并在面对挑战或挫折时永不放弃。通过努力和专注,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以上是我的考研经验分享,送给未来的每一位考研学子一句话,好起来的从来都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向上走的路途总要经过无数次的焦虑、崩溃、眼泪,甚至是自我怀疑。但这些都可能是我们正在经历,找到宝藏前的最后一场暴风雨,也许再坚持一把,阳光稍后就会出现,船也会找到合适的岛屿靠岸。祝考试成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如刘茗萱学姐所说
考研心态很重要
这只是一场体验
人生本来就是来体验的
竞争激烈考试的关键
是保持动力和专注力
在面对挑战或挫折时永不放弃
通过努力和专注
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从焦虑慌张到游刃有余
梦清关注着她一步一步的成长
见证她凭借强大而稳定的心态
成功迈入清华园
怀移山之壮志
正奋楫而笃行
愿你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
常有良师益友相伴左右
在新的更广阔的平台上
继续自我突破
持续精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