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语】白话述而篇

2023-05-20 19:38 作者:开放智境  | 我要投稿

孔子说:“我只是阐述已有的道理,不是创造新思想;我信任经典,喜欢古代智慧,跟老彭有点类似。”

孔子说:“沉默而思考,学习而不厌倦,尽心尽力地教导别人,这样的我还有什么缺点呢?”

孔子说:“如果没有修养品德,没有严谨的学习方法,就会听不懂道理,改不掉自己的毛病,这是我的忧虑。”

孔子的神态严肃整洁,富有仁者的气质。

孔子说:“我已经很衰老了,很久没做过周公那样的梦了。”


孔子说:“志向在于追求道德,基石在于修养品德,指引在于增加仁爱之心,让艺术学问带着我们游走。”

孔子说:“每当自己做到自己所要求的,就会给别人做出示范。”

孔子说:“没有愤怒、没有思考、没有开口,只拿一个角度来看待事情,就不会有进步。”

孔子在宴会上坐在丧葬家属的旁边,不吃饱也不怨恨。

孔子那天哭泣,就不再歌唱。

孔子对颜渊说:“如果能用的话,我会用;如果用不了,就留着。只有我们俩才能这样做。”

子路问:“如果你率军三万,跟谁一起去?”孔子说:“连暴虎也能渡河的人,死后也不会后悔。但是我更喜欢那些能在危急时刻冷静思考、善于谋划并成功的人。”

孔子说:“富有且足够诚实,就算是手拿鞭子的人也能为我所用。如果得不到,就按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

孔子注重修身养德,尤其在饮食约束、战争和疾病方面。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音乐,三个月没再注意食物味道,称“不行乐之至于此也。”

有个人叫冉有问孔子:“您是为卫国君主效命的吗?”孔子的弟子子贡回答:“是的,我可以问一下。”于是子贡问卫国君主:“伯夷和叔齐是谁?”对方回答:“他们是古代的贤人啊。”继续问:“他们有怨恨吗?”对方回答:“他们追求仁爱,得到了仁爱哪里来的怨恨呢?”子贡回来告诉孔子:“您没有为卫国效命过。”

孔子说:“吃简单的饭、喝清澈的水,稍微弯曲一下手臂,就可以颓然倒下,这样的生活也是很快乐的。靠着不义之财贵而富,跟像飘浮的云彩一样,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孔子说:“再多学几年,到50岁的时候学好《易经》,就不会错失大事了。”

孔子所说的《诗经》、《书经》和礼仪规范,都是很高尚的语言。

叶公问孔子,子弟子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呢?做人要如此发愤忘食,以欢乐来抚慰忧伤,不知道老年会来临。”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智慧的人,只是喜欢古代智慧,有求必应。”

孔子不讨论奇怪、强大、混乱和神秘的问题。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一定会有一个是我的老师。选出他的优点加以学习,改正缺点。”

孔子说:“我天生具备德行,孝顺的皇帝桓魋还有我一样吗?”

孔子说:“你们以为我在做什么事情时远离你们吗?其实我没有远离你们,我就在这里啊。我从来没有不和弟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一直都在。”

孔子的教导包括文化、行为、忠诚和诚实。

孔子说:“圣人我很难见到,但能见到君子就够了。很难见到优秀的人,但能见到有恒心的人也不容易。能让一个人从虚无变成具备实力?真的难得。”

孔子钓鱼时不用网,打箭时不射宿。

孔子说:“世上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不一样。虽然听说了很多事情,但我只选择真正有用的好事物,因为我知道进行研究是一定要有好的定位和需要发现好事物的调查分析的。”

当在一个帮派或地区中交际仍然棘手难以解决时,年少的孩子们见面,年长的门徒变糊涂了。孔子说:“与其前进,不如保持同样距离。如果你想前进,你必须先变得干净,但不能掩盖过去的问题。”

孔子说:“仁慈有多么远大啊?我想追求仁慈,努力达到最高的境界。”


陈司败问孔子:“卫国的昭公熟知礼仪吗?”孔子回答:“当然知道啊。”孔子走后,揖叫巫马期进去,巫马期问道:“我听说,士大夫们一般都不跟任何派系走,但是您也是属于某一派系的吗?您向吴国取教,和吴国孟子是同姓啊。既然您懂礼,谁不懂礼呢?”巫马期回去后告诉孔子,孔子说:“幸好我这个人常被人监视,哪怕我犯了一个错误,人们也会知道。”

孔子唱歌的时候,如果和别人不和谐,他总是要求把唱反过来再和谐。

孔子说:“我的文化水平,还差得远呢。只要我做一个行动端正的君子,我也算达到了我的目标。”

孔子说:“圣人和仁者,那是我不敢自居的。但是,如果我能够为这个目标而不厌烦地努力,不停地帮助别人,那我就已经非常接近了。”

公西华说:“我就是出现毛病的,您指出来就好了。”孔子说:“能找出我的过失,我可要感到幸运啊。”

孔子唱和别人时,总是让别人先一步唱,然后再与之和谐。

孔子说:“文化学问我还差得远呢。如果我自己能做到成为一位品行端正的君子,这对我来说就已经很难得了。”

孔子说:“如果要求我成为圣人或者仁者,我不敢这么自大。但是,我一定会长期不懈地追求这些目标,不停地教育他人,这样这些目标就已经很接近了。”

公西华说:“我只是弟子,学不来您的语言。”孔子回答:“这正是我的弱点,我错了的话,人们一定会知道的。”

孔子说:“我生活简单朴素就好,如果过于奢华,就会变得不正常。宁愿过日子清俭朴素,也不愿过一吊死一分钱的生活。”

孔子说过,“真正的君子为人处事坦荡豁达,没有瞻前顾后的愁闷;小人则总是心神不安,忧心忡忡。”

而孔子自己,虽然温和,但是也能够在需要时展现适当的严厉和威严,但绝不会变得过分凶猛和暴戾。他尊重礼仪,不随意冒犯他人,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安宁。

【论语】白话述而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