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京大学商学院非全日制金融专硕2个月上岸经验贴

2023-01-30 12:05 作者:南大金融学长  | 我要投稿

南京大学商学院非全日制金融专硕2个月上岸经验贴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只有非全日制,在职考,综合排名第二,专业课成绩142+,已上岸。总结一些初试和复试的经历。 基本情况:本科专业,金融学。有2个科研课题、发过几篇Cssci文章(复试自我介绍有用),在职。确定考南大已经到了10月底,时间特别紧张,刚开始选好学校很重要,特别是有些学校专业去年有而今年未必招生,换学校很被动。我是一路换学校,换了4次,每次考专业课还不一样。   一、初试篇 最早准备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财政学专业,专业课都复习好了,后来不招生了。。。5月开始看的,考试科目的专业课是宏微观、财政学、税法、数三 1、数三:4月初开始看数学,6月份才看完,开始看的是本科的数学课本,因为基础薄弱,数学课本上有自己的笔记,简单些。但后面做真题,发现不行,6月底开始看张宇的视频,边看边总结笔记(这个有效),8月底看完数学视频。最后换考南京大学,然而396数学不用看了,这个简单。 2、专业课(换南大前)8月开始看,财政学20天、宏微观25天,到9月中结束,宏微观可以看高鸿业的课后习题全解,红色版,有知识点总结又有真题。只不过南大现在431金融综合不考微观了,宏观只考一些货币乘数、货币政策的内容。 3、英语:8月开始看,最早没感觉,看不下去,背了新概念英语三,每天看看单词和听力。到10月份开始,丢了新概念,每三天做一份英语一真题,只做阅读。实际上,看新概念没啥用,本身就不是考研的资料,后面做了英语一20年真题阅读和英语二阅读真题,自己总结高频词汇,记笔记,这个有效,越往后很多单词越发现,会重复出现,比单纯背别人写的高频词汇有用,那个背了似乎作用不大,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 4、政治:没时间看,12月初才看,没看完。真题只做了选择题,大题一个没做,后面靠肖四救命的。大题全考肖四的内容。 总结下: 到了10月份,数三和专业课看完,政治看了近代史、英语做了10套卷子。这时候中大招生简章出来,不招了。又开始到处查学校,换专业。多种原因,先换了中大MBA,然后看了大半月的管理类综合、英语二,结果参加提前面试又挂了。挂了MBA后又换了中科大的管理硕士,专业课换了管理学,看了10天,后面报考说要4年工作经验,没报成功。最后10月底决定考南大商学院金融专硕。最后2个月备考南大商学院金砖。开始全心准备政治、英语、以及两门新的专业课。因为多类原因,换了几次学校和专业,复习时间明显不够,只能挑重点看。 具体科目备考: 1、396经济学综合: 时间到了10月底,由于之前大部分时间复习的是数三,现在换成396经济学综合。396考逻辑推理、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写作。第一、写作部分。两篇文章,在准备中大MBA的时候看了管理类综合,所以写作部分没怎么准备,基本不看了,只看以前总结的文章段落结构和一些素材,事实上,写作部分类似高考议论文,重点是看近五年的真题,自己总结模板。第二、逻辑推理部分。跟管理类综合相似,重点做近5年真题,这部分拉不出差距。第三、数学部分。考的高数和线代、概率论,比数三简单。实际上,后面研究真题,都是选择题,因此做真题,整理考点,这个比较有效。比如你看每年第一道考高数极限计算,你就把等价无穷小、洛必达法则等几个方法掌握了,基本就没问题了。总结下来,整个396复习是阴差阳错,初试分数120+。 2、政治: 12月正式看书。11月底抽空看了王吉老师的近代史部分,主要是找感觉,近代史比较有趣。12月份政治主要做题,买了肖秀荣四件套(都做完)和冲刺背诵核心考点(看了两遍)。后来政治大题全是4件套内容,很奇葩。政治部分算下只看了半个月,考了70左右。复习资料选择很重要啊!不在多,在有用!四件套一定要做完! 3、英语: 英语放了很多年,刚开始4级的单词都忘了,0基础了。看真题、看书都学不下去。无奈拿了以前看过的新概念三,看文章记单词,其实没啥用,主要是找感觉。新概念三前后花了两个月时间,背了20篇课文。10月底开始看范孟的阅读理解视频,主要讲阅读理解的思路。11月-12月份,开始做真题,做的是英语一的题目,从1996年真题开始到2017年真题,全做完。这两个月时间里,每一套真题只做阅读理解,每篇文章里每个选项,都在原文仔细划出答案考点,每篇文章的生词记笔记上,看熟,你会发现真题很多单词重复出现的,很有用。另外,个人建议不要做模拟题,没多大用处。真题是一群专家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而模拟题的出题风格和考研真题真的不一样。做真题,可以配一套解答的卷子,有详细的分析的,一般而言,一个题目设置是很有规律的,无论真确选项还是错误选项,都是从原文中翻译、修改、扭曲等等得到的,解题的钥匙还在真题中。所以一定要重视真题。12月初,开始准备考研作文,没有总结自己的模板,都是背诵历年真题。推荐**王江涛的必备二十篇。今年英语阅读全对,作文写太差,英语是70+分。 4、专业课431金融学综合: 南大金融考研的专业课不算难,就是内容覆盖面很广,以前考6本书,现在考纲不指定参考书了,只有考纲了。考的是名词解析(5个,30分),简答题(5个,50分),计算3-4个(30-40分)、论述题(2个,30-40分)。以前计算考4个题,2023年考3个题目。其实,只要把复习资料看完,然后准备一些计算题,分数都不差。关键是如何高效复习,毕竟内容很多,虽然考的不难,但重要考点和考法得总结出来,复习中我自己总结了一个笔记,初试复试都有用,核心必考点。这样复习专业课,腾出来很多时间,可以搞英语、政治。最后,在复习中还发现,南大专业课真题会有经常重复的现象,所以历年真题一定要多看看,了解一下出题风格。可以先看看真题,然后在看书。这样你就知道怎么看书了,有的放矢。431复习重点在真题,配上总结的核心考点、南大出题老师的PPT,还有一些复试题,可以事半功倍。431初试重点在证券投资学和公司理财,大概占100分,国际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大概只考50分。我是11月初开始看,重点看了证券投资学和国际金融学,其他随手翻一翻,基本没看。初试结果还可以,140+,排第二。   二、复试篇   1.笔试部分   南大商学院的复试的笔试跟初试的参考书类似。以往复试是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现在复试题目跟以往不同,线下笔试的话,就10道题。线上考的话,就是抽题模式,先自我介绍,再抽英语题、再抽一个专业题(跟初试简答差不多)、最后抽一个热点题,全程大概20分钟不到。备考的话,计量经济学没考,基本没难度。   2.面试部分   四到六位老师坐在会议室,学生一个一个的进入腾讯会议室接受面试。今年的面试流程是:首先自我介绍,然后老师可能针对性提点问题,大概率是不提问;接下来抽题,桌上抽取一个小纸条,上面写一段专业英文,应该是论文文献的一段或专业的英文报道,让你先读一遍,然后老师提问题,你根据自己读的内容回答问题,会有追问,特别是你读错或卡壳的地方。这对于英语口语不好的,需要稍微背一背金融英语词汇,每年就考那些,这样抽到题不慌,实在不行就把词汇意思说一下就过了。专业题和热点,就主要看你平时复习怎么样了,不过可以稍微看看每年热点,比如什么北交所、科创板、基金抱团、ESG投资、房地产风险啥的。最后,南大面试更倾向于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给老师的印象很关键,要保持谦虚的心态、自信的心理,冷静对待。

南京大学商学院非全日制金融专硕2个月上岸经验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