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泄密风波”疑点重重,但却给中国提了个醒
在4月初就闹得风风火火的“机密文件”泄露事件,到现在还没有水落石出。目前美国对该事件还没有任何回应,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论最后的真相是怎样,这都给中国提了一个醒,我们不能老是跟随对手的说法走,要时刻警惕对手的认知战。

从泄露的内容来看,可谓是“事无巨细”,不仅包括最近两个月俄乌冲突的战况,美国对中东、印太地区的看法,甚至还显示了对韩国、泽连斯基等国的监听,据说全部文件有一百多份,刚好全是人们感兴趣的敏感话题。
而且从文件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很多内容都和战场的实际情况对得上,以俄乌双方的伤亡数为例,文件显示俄罗斯大概是伤亡了17000人,乌克兰大概是7万人,这和之前绝大多数机构推算的基本符合。所以这样一份“机密文件”就显得很有诱惑力,甚至部分人就认定了这份文件一定是真的,在社交媒体上大书特书。
但是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这件事实在是太过蹊跷。

首先就是美国的态度,如果这样一份重磅文件真的泄露了,按照美国的一贯作风,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抹除重要信息,改变相关部署,让这份文件失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广而告之”,让全世界都知道“泄密”了。还记得前不久的氯乙烯泄露事件吗?事情是2月3号发生的,但是我们到十多天之后才知道这个消息,可见美国的舆论控制是有多厉害。但是这个“机密文件”从三月初就泄露出来,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美国有可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了吗?很显然它是知道的,只是故意表现的“后知后觉”。

其次就是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也是“刚刚好”。现在正是美国高喊本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美国用这样的一份“绝密文件”恰如其分地吸引全世界人民的目光,将自己放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同时,用那些真假难辨的内容左右舆论走向,让人们被文件中的内容牵着鼻子走。俄乌战场上的热战不能停,舆论场上的认知战也别想停。“绝密文件”中有大量的关于俄乌战场的分析、战场消耗情况等等,甚至还有美国派出教官训练乌克兰军队的“铁证”,种种表现都是在从侧面反映美国在“不遗余力”地支援乌克兰,没有美国的出力,乌克兰根本不可能坚持到现在,这恰好塑造了一个“苦命老大哥”的形象,与北约其他成员国展现出来的支援颓势不谋而合,不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机密文件”到底是真是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美国已经彻底引爆舆论场。虽然本次“机密文件”很“巧妙地”没有提到中国,但是这只会让人更害怕,有句老话讲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敌人的认知战,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每当有重要的事件发生了,我们都多带一些思考,不能听风就是雨,更不能被“带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