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压疮为何会形成空洞?空洞褥疮是如何发生的?
空洞型褥疮是褥疮的其中一种表现,多由于初期护理处置不当,导致创面加深形成空腔!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在恢复过程中采用错误方法导致创面过度干性结痂,愈合不良造成结痂下边向深处发展而形成空洞伤口。空洞褥疮也是褥疮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尤其是讲究方式方法的!

1、空洞型褥疮形成原因
①褥疮发生初期,由于没有及时注意到皮肤受压坏死,导致皮下组织深度损伤,形成空腔伤口;
②在褥疮恢复阶段,由于采用不正确的处置方法,导致创面底部肉芽无法生长,或呈现向下继续溃腐的趋势,而周围肉芽生长良好,创口虽然四周缩小但无变浅趋势,由此造成空洞形状。
2、空洞型褥疮的环境分析
①若空洞内清洁无渗出坏腐,则可直接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然后裁剪纱布条或者引流条,均匀沾染殨益诺褥疮药膏后填充其中;
②如果内部存在坏腐,则需要针对性处理去除坏死组织,将底部腐肉和陈旧性肉芽尽量祛除,然后再外用殨益诺褥疮膏均匀沾染纱布条后填充护理。
3、空洞内渗出物的清洗
空洞内如果有持续渗出情况,可在每次更换护理前,用生理盐水清洗,并轻轻挤压创面四周,以环形趋势由外向创口中心处挤压,使渗出物可以直接排出,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如果创面长期保持红润清洁状况,可减少清洗次数,如果有炎性反应那就需要针对性的处置方式方法了。
4、深度腔道的处理方法
由于坏死组织向下或四周穿掘,溃疡已经进入到了皮下,深度可触及肌肉层、骨面,形成窦道型褥疮,伴发有严重感染,甚至可能出现恶臭味道。
对于长期不愈合的深度腔隙或腔道,需要考虑通过外科扩创方法,将半封闭的创口转变为完全开放的创口,尽管会导致创面的扩大,但可以消除陈旧病灶,转为新鲜创口后更容易恢复。

褥疮是长期卧床引起的皮肤溃破,多发于有基础病的老人,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循环受阻失去营养供应而坏死。对于褥疮的护理一定要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切勿当作普通伤口来护理。
1、勤翻身
定期给患者翻身、减压,经常更换体位,每2~3h翻身一次,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对于褥疮伤口的护理,要及早采取措施,千万不要耽搁延误。
卧床期间,可使用防褥疮气床垫,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起到有效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或恶化。
2、床褥清洁
保持患者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是防治褥疮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更换、晾洗床褥,干燥洁净的床褥环境才是对患者有利的。
3、皮肤清洁
每天护理人员要清洗患者皮肤,保持皮肤的洁净和干燥,患者排出的汗液,大小便,要及时处理,保持良好的卧床环境。
4、营养提供
卧床老人因为疾病消耗大,需要保持高蛋白饮食,褥疮患者本身因为疾病消耗比较大,保持高蛋白饮食,改善营养状况,以促进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