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里的吃喝72:可怜水浒好岳父,满腔真情被辜负

听说女婿杨雄在街上被一群泼皮军汉欺负,潘公立刻纠集了五七个人飞奔赶来。
可等他们到了,那场架早已打完了。听路人说,杨雄和一个卖柴的汉子在酒店饮酒,他又忙着赶来酒店,他实在是不放心女婿,唯恐他吃亏受气。
还好还好,杨雄正在跟一个大汉饮酒,看起来是很开心的模样,潘公放心了。
杨雄站起来告诉岳父,这位兄弟名叫石秀,刚才多亏他帮忙救护。我们意气相投,已经结拜为兄弟了。
看着英姿勃发的石秀,潘公十分高兴。他打发了跟随他的人,便跟杨雄石秀一起喝酒。三碗酒下肚,忍不住对石秀说出自己的心事:
“我女婿得你做个兄弟相帮,也不枉了!公门中出入,谁敢欺负他!”
女婿虽然是两院节级兼行刑刽子手,但其实性格懦弱,外强中干。又因为他是外乡人,靠着叔伯哥哥的关系才得到这个职位,便时常被人明里暗里地鄙夷欺负。

杨雄虽然好面子不说,但潘公岂能不知?但他只是个市井屠户,又年老了,除了知道消息后带人来帮忙之外,别无办法——而这种帮忙大多数时候还帮不上,比如这次,等他来了,黄瓜菜都凉了。
现在杨雄竟结义了这样一个当做敢当的兄弟,有他在旁边震慑,那些破落户、军汉们等闲谁还敢再挑衅欺负他?他可以放心了。
他是真心将女婿当儿子看待疼爱的。
杨雄心很热,他当即邀请石秀住到家中来,让人将他的包袱行李从客店中取来。然而,他却没细想让石秀住进来之后怎么办?难道依旧让石秀每天去卖柴?他们并不是亲兄弟,他自己一个月要值20天夜班,如此,让这个兄弟无所事事地怎么呆得下去?
但世事洞明、人情谙熟的潘公想到了,早就在暗暗筹划打算。

听说石秀家中原本是做屠户的,潘公对石秀说:这真是太好了!老汉我也是屠户出身,因为年岁大了,没人相帮,我一个人开不了肉铺,雇外人又不放心。现在好了,你既和杨雄是兄弟,大家都是亲人。我们一起开屠户作坊、兼卖猪肉可好?
石秀一听,这真是最好的安排。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满心欢喜地答应。
二人说干就干,潘公又找来人给石秀当副手,将装修、购买、账目等种种事务全都交给石秀去办,给予他最充分的信任和放手。
当然石秀也很能干,在他的用心操持下,肉铺很快就开了张,赚了些钱。潘公很开心,更加喜欢石秀,张罗着给石秀里里外外都做了新衣裳。
女婿按时上下班,不再担心被人欺负;女儿乖巧孝顺,石秀也勤谨能干,买卖兴隆热闹,一家人和睦亲热,潘公真是觉得心满意足。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那就是,石秀这孩子,为人固然精细,却也过于敏感了。
比如那一次,石秀外出买猪回来,看到家中肉案收了起来,也不问一声缘由,就误以为自己要撵走他,径自收拾好行李包裹,然后过来跟他交账:“若上面有半点私心,天诛地灭!”
这是哪跟哪啊?他赶紧解释,是因为到了女儿巧云前夫的周年,打算请僧人来做功德,放着肉案不敬,所以才暂时收起,你可千万别多心啊!
虽然刚开始喜欢石秀,是为了女婿杨雄。但两个多月相处下来,老人已经将之视作子侄,真心相待。
谁料,偶有异样,石秀就疑心。疑心还不问,就自作主张。如此见外,让潘公也觉不快。然而转念一想,石秀与女婿杨雄一样,也是孤身流落在外,必然受尽世态炎凉。杨雄还有媳妇,还有自己,都算是至亲。可石秀没有一个亲人,又怎能不处处小心多疑?如此,也着实让人心疼。
潘公不再计较,反而拜托石秀说:老汉年纪大了,这几天请和尚做功德,还要麻烦叔叔费心照看呢。

最后,他还无比诚恳地说,“叔叔今后不要疑心,只顾随分且过。”
他依旧喜欢石秀,信任石秀。对石秀和杨雄,他都当儿子一样看待疼爱。他理解他们的脆弱,体谅他们的敏感,愿意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成全他们。
他希望假以时日,能够用自己的爱与善良,豁达与包容,温暖石秀的那颗心,那颗因颠沛流离而异常幽凉警惕的心。
只可惜,他终究还是一败涂地。而结果之血腥惨烈,完全出乎意料,让他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