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路难

2022-03-31 16:26 作者:七凉八暖  | 我要投稿

长路漫漫

    西川之地,山脉纵横,其间小道曲折狭窄,首府锦城以南尤甚,是以外人罕至。这天却有一个叫宁路的年轻人自北而来,书生模样,斜背着木匣,深深浅浅赶了半晌路。

    临近正午时,汗透衣衫,口渴难耐,正巧行至一村庄,宁路便就近去往村口的一户人家讨口水喝。擦拭完脸上汗渍,稍整衣衫,宁路正欲伸手叩门,却发现木门虚掩,透过缝口只见一男子仰面倒在院中。

    顿觉情况有异,宁路慌忙推门而入,为其正神顺气。

    那男子缓缓醒来,待明白前后缘由,忽而神色一变,来不及答谢宁路的救助之恩便踉踉跄跄地向屋内跑去,口中连呼“阿弟”。

    宁路见其如此,忙跟了上去。

    进入屋内,那男子找遍所有地方都不见其弟的身影,以为山中野狼所为,于是捶胸顿足,抄起农具便欲进山。

    宁路却认为屋内物件整齐有序,院中也无爪痕,应该并非山狼所为,倒是男子怪异躺地或与其弟失踪有所关联,于是询问其最近有无遇到异常之事。

    男子冷静了下来,开始仔细回想最近几天发生的事。

    原来男子名叫程大,未及弱冠,有一幼弟,其母年前因故去世,是以父子三人相依为命。数日前,其父与村中三两壮汉受雇随县府人马押送货物前往郡城,只留程大在家中照看幼弟,却不想遭遇此祸。

    据程大回忆,昨日傍晚,天刚刚起黑,有一妇人来讨水喝,说是来此地投奔亲戚,行程赶脚,稍事休息。

    程大心善,并无他虑,给了她一瓢水。那妇人在院中喝完水后,待不多时就走了。后来程大关上大门,回屋哄睡了幼弟,也躺下入睡了,再接着便是不知为何在院中被宁路叫醒。

    宁路皱眉思虑片刻后,去院内查看了一圈,目光猛然落在了竹竿晾着的衣物上。

    “怎能将小儿衣物在院中晾晒整夜!”宁路上前翻看,果不其然,在程大幼弟的衣物上发现了一滴血点,沉声道,“此乃姑获鸟作祟。”

    “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鸟,脱毛为女人,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人养小儿,不可露其衣,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昨夜定是那妖妇惑你心智,令你昏晕于院中,趁机取你幼弟以为子。”

    程大听后神色大惊,又以宁路为捉妖之人,于是慌忙磕头,拜求宁路救其幼弟。宁路连忙扶程大起身,向其承诺,自己所行乃浩然道,既见妖邪作祟,定当诛之。

    得知其弟身上只裹有灰布后,宁路便将身上的竹筒灌满水,转投山林,为程大寻其幼弟。

歧路黯黯

    山林外围,不少树木已被砍伐,这是为车马运输而清的道路。

    数日前,程家村有人在山中无意间发现了深埋地底的宝物,惊动了县府,县令竟亲自领了一队人马前去挖掘,用了半日便将宝物取出,而后向着郡城连夜加急护送。

    至于此宝到底为何物,恐怕切实知道的人不过一手之数,但从其挖掘前后的声势来看,想来定是意义重大,价值连城。

    虽说山林外围尽是人迹,但其深处却少有人去,无它,山兽多藏于其中,不乏凶猛之物。

    越往深处,林子越密,光线也越发暗沉。

    密林之中,有一木,低矮多枝杈,粗枝交错间,有一幼儿裹灰布恬然睡于其上,又有一鸟,终日绕木而飞,轻鸣不离。

    忽然,此鸟羽毛尽去,化为一妇人,缓缓落下。

    妇人看着面前走来之人,警惕道:“为何来此扰我?”

    行至此处,宁路衣衫上尽是兽齿撕扯痕迹,已然破碎不堪,但好在终是寻得程大幼弟。

    宁路正色道:“既知无子之痛,何必取人幼儿为子,叨扰人道?”

    “我取子,实不忍其殇夭,乃救子也。”

    “笑谈,其兄良善,家中衣食皆足,何来殇夭之说。”

    “人欲,贪婪为大。数日前,取山中之物以为宝,却不知此乃祸端。不出数月,定有大乱,彼时便知我意。”

    “如今其兄守家痛哭,其父将归,你这是教我拆破其家?!人妖有别,即便人欲惹得祸乱,却是人间事人间了,勿复多言。”

    妇人见商劝不得,欲化鸟携儿飞离。

    宁路见势便拍开木匣,抽剑疾行。

    那鸟未及展翅,被剑刺中翅膀,哀鸣一声,转向逃入更深处。

    虽未诛杀,但宁路也不便再多追赶,抱下树上的幼儿后,急忙原路返回。为程大寻回幼弟,宁路在拜谢声中重新起程。

    申时出发,前路漫漫,阳光炽烈依旧。

    宁路从木匣中拿出竹简和小刀,边走边将今日经历之事一字一字认真刻记下来。

上下求索

    后,郡守宴时谈及,其得宝有二,皆献于宫中,呈于圣上。

    一为夜明苔,其色如黄金,若萤火之聚,大如鸡卵,投於水中,蔓延於波澜之上,光出照日,皆如火生水上也。

    一为蛟兽,色亦如黄金,却生魚翼,出入有光,以为龙气之兆,祥瑞既出,今朝当兴。

    皇上龙颜大悦,对西川郡守大加封赏。

    时人以为奇。

    然月余,西川之地怪异连连。

    山兽多扰,井泉多涸,是以地旱人渴,收成大减,灾祸始也。

    后据史书载:西川之地,连年久旱,亡有平岁,首府锦城及南,百姓困乏,流离道路,遇疫气,饥民死者十之七八。

    宁路游历至东,数月之后方闻此祸,手持竹简,颓然呆立。

    此时方知那魚翼黄蛟,盖䖺䗤也,乃上古灾兽,见则其邑大旱。

    宁路想起程大幼弟,却难知其生死境况,顿时唏嘘不已。数人之欲竟祸连无辜,人欲之恶,实乃祸乱之始,不可不畏。又想昨日是非抉择,浩然道邪?那妖鸟所行所言,实为善邪?

    若知今时,救子乎?不救子乎?或不可谓救也。

    长路难行,歧路难辨,经年流水,不见来时,行路难,盖乎此也。


行路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