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暴龙超科的演化之旅(一):称王?毁灭?原角鼻龙科的热河征途。

2023-02-03 18:53 作者:浑元龙沧海  | 我要投稿

         早白垩世巴列姆期距今约1.25亿年前的中国,那时东北一带部分地质还比较活跃,气候也随之变化无常,身处于热河生物群的义县组自然也不例外,年均温度最低可达到10摄氏度,寒冷干燥的气候使那里成为盛产带羽恐龙的盛地。而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便催生出了这片大地上特殊的统治者------华丽羽王龙。

 

近8.5米,重1.5吨的身躯毫无疑问在义县组顶级掠食者的生态位占有绝对的优势

      不知从何时起,当它(羽王龙)睡意朦胧的醒来之时,它好像查觉了一丝异样,但此时的它还未能知晓灾难已悄然来袭,它还是同往常一样挪动着将近8.5米,重1.5吨的身躯走在刚才还是熙熙。嚷嚷的水潭边时,顿时水潭边鸦雀无声,无论是身材娇小的中华龙鸟、小盗龙、中国鸟龙还是身材庞大的锦州龙(体长6-7米)和薄氏龙(体长4.5米),蜥脚类的东北巨龙(体长10米),和辽宁巨龙(体长15-20米)一瞬间,空气凝固般的安静下来。而它此时并不是很饿,只是若无其事的环顾四周,解渴之后甩动尾巴转身离去。

         毫无疑问,一片土地真正的君王无需靠嘶吼彰显自己的强大。

        雪花一直飘个不停,水潭也结了一层薄冰,它抖了抖身上覆盖的雪花,寒风刺激着它前几日所受的伤痕,身上覆盖的长达44厘米的绒羽早已被风吹的凌乱。远处似乎出现了一个身影,它瞬间警惕的看向那个身影………

        这一切还得回到中侏罗世巴通期的欧亚大陆说起,那时的大地刚从早侏罗世连环灭绝事件中恢复生机,缓缓升起的海水将本来互相连接的大陆相互阻隔,大型掠食者的生态位早已被中棘龙科所占据,而最早一批的原角鼻龙科成员出土于英国的布拉德利-原角鼻龙与发现于俄罗斯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贵族-哈卡斯龙便生活在这个时代。

晚侏罗世的大陆分布情况

       如今贵族哈卡斯龙唯一发现的标本是一个部分身体骨骼,包含前上颌骨、上颌骨、上隅骨以及手堂与脚掌的骨骼。而原角鼻龙至今只发现了一个不完整的头部标本(编号NHM R4860)。

贵族哈卡斯龙
NHM R4860 原角鼻龙唯一一个头部化石标本,因为不完整头部的最初被认为是角鼻龙的祖先

       它们普遍体长不超过三米,稀少的化石资料显示他们那时候还没有从早侏罗连环灭绝事件这个专门打击小型生态位的灭绝事件缓过来,好消息是这场灭绝事件为他们清除了大部分竞争对手,而坏消息是向顶级掠食者发展的空间已被中棘龙科占据,自己只能在他们的夹缝中生存。此时,对于他们来讲想要生存下来,就只有一个字----苟(高情商:不惜一切代价活下去)

        时间来到距今1.6亿年前晚侏罗世的牛津期,此时各种生物群己是百花齐放,而暴龙超科也走向了自己演化的节点。

       距今1.6亿年前的新疆石树沟组,一只隐龙

五彩冠龙复原图

迈着轻巧的步伐从乱石堆中疾驰而过,紧随其后的是一只同样轻巧但体型比他大上三倍的兽脚类恐龙。没错,他就是五彩冠龙,尽管他的体长仍未超过三米,前肢还是如同早期虚骨龙类那样发达占后肢比例的60%,纤细的吻部与脖颈处,并不粗壮的身躯处处表明他还依旧是个战五渣,但他的猎物隐龙是目前己知最古老的角龙(虽然同样是战五渣),暴龙超科与角龙科的协同演化就此迎来了序幕(低情商:暴龙超科与角龙结了一亿年梁子)而此时也是虚骨龙类的演化节点,经过了约5.2百万年的休养生息,手盗龙类已崭露头角,它们与暴龙超料合称为暴盗龙类,暴龙与(开始吟唱~)近鸟类(鸡↓你↑太↘美↑)的演化便由此分道扬镳。

        体型仅有1.2米,速度仅23点四千米每小时的隐龙,自然不是自己(冠龙)的对手,它眼看着自己就要追上隐龙,丝毫没有注意到远处一个巨大的身影。突然,一只中华盗龙从远处冲过来,一口叼起隐龙,此时它(冠龙)敏锐的察觉到形式不对,立马利用它娇小的身躯钻进乱石堆里,此时即便是轻微的声音都有可能暴露它的位置,一秒钟,两秒钟……时间似乎对于它来讲特别的漫长,对于他这种小型恐龙来讲,唯有谨慎才能生存下去。

         好在中华盗龙并没有察觉到它,便叼着隐龙回到他的领地去了。他警惕的向远处望了望,确认安全之后才敢离开。

        天色逐渐昏暗了起来,它的头冠上逐渐显现出鲜艳的颜色,阵阵饥饿的感觉与寒意席卷而来,远处庞大的马门溪龙群缓缓经过,他的理智告诉他,体型差距太大,自己根本不是马门溪龙的对手,而他敏锐的眼神看到了一群泥潭龙正在马门溪龙群中穿梭觅食,这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集群生活的恐龙,小时候吃肉长大之后便改为素食,泥潭龙不到两米的体型正是冠龙的绝佳食物,

饥饿驱使着它不顾可能被马门溪踩死的风险,直奔向泥潭龙的位置而去,然而,他只注意闪避马门溪龙的位置,却忽略了脚下,当他扑向泥潭龙群的时候泥谭龙恰好陷进了被马门溪龙踩下的深“井”而不巧的是,他也连同泥潭龙一块陷了下去,对于小型恐龙来讲,丛林法则就是这么危险无情。

        时间来到了距今约1.25亿年前早白垩世,那时候的虚骨龙类逐渐扩散至热河生物群。亚欧大陆与其他大陆的陆桥,此时还被海水淹没。此时,第三王朝新的统治者鲨齿龙类还未曾涉足这片大陆,那里便成了虚骨龙类的的领土,再加上前面讲过的热河生物群的加持下便催生出暴龙超科第一批统治者———华丽羽王龙。

        或许自暴龙超科第一次走向大型化的道路时,便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结局。

          而它(开头的那只羽王龙)便是如今羽王龙的正模ZCDM V5000。他的体型毫无疑问是目前发现个体中最大的。

     

 而此时,远处的那个身影离他越来越近,模糊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而从它的轮廓来看,应该和自己是同类,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他身上的伤口就是前几日与同类争斗所导致的,毕竟相比于祖先来讲,他们的头部更加短粗,尽管对比后期的暴龙类还是有一些窄,但咬一口下去没有伤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他们的头冠也没有像祖先那么张扬,仅仅只是一条狭长低矮的脊冠外加一对比较突出的眉角,毕竟义县组那一亩三分地两“虎”相斗是常有的事。不过走来的那只同类显然不是来争夺领地的,从体型上来看显然是一只走散的幼年个体,双方用吻部互相试探对方,它似乎想起了什么便将那只幼崽领到了自己的窝。

        雪此时越下越大,远处的一只东北巨龙缓缓经过,作为蜥脚类的它体长大约十米,尽管不如动辄就以十米为单位的其他蜥脚类那样庞大,但在其生境下也就辽宁巨龙(长15~20米)可以碾压了。

        它望着东北巨龙所在的地点,虽然他自个的体型捕猎这么大的猎物有些许困难,但是集群捕猎的它捕猎一只东北巨龙还是绰绰有余。

         巨大的风声遮掩住了它的脚步声,但也遮住了远处火山喷发的声音。他依旧聚精会神的缓慢接近东北巨龙,一步,两步……每一步都显得小心翼翼。修长而粗壮的后肢,使得它在扑上去的一瞬间保证速度的同时又不失力量,尽管还未演化出可以更好承重的并跖骨,但对于他所生活的环境热河生物群来讲,还是绰绰有余,但这也进一步加大了环境的局限性,尽管自身与原始的结构已经显现出更为进步的掠食者的风彩,例如相较于祖先前肢的比例缩小,体腔更为粗壮,但对于适者生存的世界来讲,还远远不够。走到这一步,这里是他最为辉煌的时期, 一簇烟火,美丽而短暂。它羽毛上反射出耀眼的橙光,随后炙热的火山灰将周围的区域随之吞没,他的羽毛也随之瞬间失去了光泽,目光也在一瞬间凝固了下来,在它最后的时刻他只能声嘶力竭的咆哮着,依依不舍的看自己的巢穴。他担心,担心孩子们……………

       烟雾渐渐散去,距今约1.24亿年前阿普第期的第一缕阳光照在热河生物群的大地之上 。一只不起眼的小恐龙钻出了火山灰,他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将代表暴龙超科开启一段新的征程。远处,九佛堂组的骄阳缓缓升起,这片大地迎来新的王者——喀左中国暴龙。

     显然,他在体型大型化的道路做得更彻底,据推算体长超过九米,体重可达2.2至2.5吨, 他们的头冠也显然比羽王龙头上的突起更为张扬,介于五彩冠龙与羽王龙之间。

随着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陆桥的连接,带来的是更为广阔的土地,而那个时代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温室效应则带来的是北部更多温暖湿润的森林。然而,这也就意味着,他即将面对素未谋面的鲨皇与风帆猎手(棘龙科)。

        而之前的火山喷发也影响了热河生物群的气候,是而寒干燥,时而温暖潮湿,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屏障。然而对于它来说,这也让远处温暖潮湿的森林成为了一片绿色荒漠,可望而不可及。封闭的环境使它极易因为气候变动而灭绝,然而,这是原角鼻龙科的黄昏,也是泛暴龙类的黎明。

           距今约1.25亿年前第一朵花绽放了,距今约1.24亿年前被子植物逐渐取代了本内苏铁这类的裸子植物,史称白垩纪陆地革命。 鸭嘴龙类与角龙类就此崛起,而在森诺曼期土仑期灭绝事件的节点,他们的整体分布范围趋近于北美洲,而泛暴龙类也就此开启了北征的道路,就此,正式开启了与鸭嘴龙类和角龙类相爱相杀的演化征途。(未完待续)

暴龙超科的演化之旅(一):称王?毁灭?原角鼻龙科的热河征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