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4碰撞
3.4.1 碰撞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柯尼希定理,那么两球的总动能可以这么表示
其中
代入得
其中称为约化质量,
为相对速度。
也就是说在碰撞前后,影响总动能的只有相对速度,设碰撞后相对速度.定义恢复系数e,等于碰后碰前的速度大小之比
这样就可以用恢复系数来表示碰撞之后的动能。
例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木箱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初态箱子静止,木块以
向右运动,忽略所有摩擦,碰撞恢复系数
,
(1)若要求动能损失不超过40%,最多碰几次? (2)上述时间中箱子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1)每碰撞一次,物块与木箱的相对速度变为原来的e倍,初始相对速度为
,故碰撞n次之后的动能为
动能损失
动能损失百分比
满足
解得
最多碰4次。
(2)由于水平面光滑,物块与木箱水平动量守恒,整体质心速度不变。
在碰第4次时,物块相对木箱回到原来位置。也就是相对质心,箱子和物块的总位移均为0,物块与木箱的平均速度均等于质心的速度。故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如果木块与箱子的碰撞次数为奇数次,则没有以上结论。
在碰撞中,由于碰撞后动能不增加,e不大于1.
当e=0时,碰后相对速度为0,机械能损失最大,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当e=1时,碰后相对速度大小不变,机械能不损失,称为完全弹性碰撞。
当e在0、1之间时,碰后相对速度大小改变,机械能损失,为一般弹性碰撞。
我们可以写出碰撞前后满足的方程,
解得
当e=1,弹性碰撞时,可以化简为
当然,对于弹性碰撞,我们在考试中一般还是列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关系。
例2.有三个完全弹性的小球,质量分别为
,依次静止在一直线上,今于第一球上加
的速度,沿此直线指向2运动。设
为已知,求第二球的质量应为何值,才能使第三球第一次碰后所得的速度最大?
解:1和2碰撞,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得
同理得2与3碰后
化简得
故当
时,第三球碰后速度最大。
3.4.2 多次碰撞
有时候问题中涉及的碰撞不止一两次,比较多,我们此时需要处理数列。
例3.将质量为m的许多小球用轻质柔软无弹性绳串联起来,盘放于桌面上,相邻两球间连线长均为L.今将第一颗球以初速度
竖直上抛。问第一颗球最高上升多高?
解:无弹性绳,说明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定义第n次碰撞前后速度分别为
.用能量分析,当第一颗球第n次碰撞后,动能小于上升L高度所增加的重力势能,不发生下一次碰撞。即
一共碰撞n次。我们可以算出
化简得
可以推得
代入①得,
故总高度
其中n满足②式
有些更复杂的数列,我们不一定能找到规律,此时可以选用数列递推的方法。
例4.在一光滑水平的长直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着足够多的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编号为木块1、木块2…………在木块1之前放一质量为M=4m的大木块,间距也为l.现以一恒力作用在大木块上,与小木块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问与第几个小木块碰撞之前一瞬间,整体速度最大?

解:与上一题相同,假设第n次碰前速度为,第n次碰后速度为
,上一题中
是由从前往后的递推规律得到的,这一题我们尝试从后向前递推,我们研究第i次碰撞及碰后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和动能定理,得
故
我们可以定义第0次碰撞,,满足上面式子。由数列递推,可得
(也可以累加得,如下
)
化简为
代入M=4m,
当时,整体速度最大,对应n=21。
上面最后一步求最值也可以由导数为0直接得到。
3.4.3 二维碰撞
上面我们研究的都是一维情况下的碰撞,二维情景的问题,我们利用力和动量的矢量性,再辅以能量关系即可解决。
例5.质量为M、倾角为
的劈放在石板的光滑水平面上(如图),劈紧贴在板面上。质量为m的球水平飞过来并与劈的光滑斜面碰撞(碰撞是弹性的),结果劈开始沿板运动。求球与劈的质量比 ,它能满足:经过某一时间球落到劈上这点正是它从劈上弹起点。

解:由于斜面光滑,斜面切向对球无摩擦,而碰撞时间足够短,不考虑重力冲量,故小球所受切向冲量为0,切向速度不变。假设小球碰前速度为
,碰后速度为
,分别分解如下图。

则有
假设劈碰后速度为
,方向水平向右,由于劈上的落点等于上弹起点,故碰后球的水平速度和劈相同,有
又整个碰撞过程机械能守恒,水平动量守恒,有
联立①②④得
代入③得
需要注意的是,本题中劈在与小球碰撞的同时,还会与地面碰撞,故不能简单的认为,相对斜劈,小球的轨迹满足反射定律。
但是,通过计算可知,碰前球与劈的法向相对速度
碰后球与劈的相对速度
易得二者相等,即球与劈法向相对速度大小不变。这个结论在弹性碰撞时总是成立的。
3.4.4 冲击摩擦
在二维碰撞中,如果接触面有摩擦,则物体受到切向冲量,如果切向冲量比较大,则物体之间的切向相对速度可能为零,此时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消失。切向冲量的大小,需要我们进行分类讨论。
例6.一袋面粉沿着与水平面倾斜成角度
的光滑斜板上,从髙H处无初速度地滑下来,落到水平地板上。袋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1)试问袋停在何处?(2)如果H=2m,
,
,袋又将停在何处?
解:(1)落到水平地板之前瞬间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
以水平向右,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对应分速度
在与地面的碰撞的过程中,假设一直受到地面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且
任意短时间dt内水平竖直冲量
两边对整个碰撞过程求和,代入③得
令碰撞后
将②⑤代入④得
即
当
时,
不符合实际,故在碰撞结束前,面粉已与地面相对静止。.
(2)将数据代入⑥式得
加速度
则继续向右
上面过程中,虽然摩擦力的冲量无法直接计算,但是其始终与支持力冲量成正比,从而可以求解。
3.4.5 杆相关碰撞
在带有铰链轻杆的碰撞中,由于铰链对轻杆的作用力沿杆方向,故物体在垂直杆方向受到的冲量为0.
例7.由绝对刚性的轻杆连接两个很小的重球组成"哑铃",以速度
沿垂直于静止不动的光滑的墙平动,并且"哑铃"的轴与墙面成
角(如图所示)。试问当"哑铃"与墙发生弹性碰撞后将怎样运动? (1)求质心速度v'; (2)求两球绕质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v.

解:(1)假设碰后速度如下图所示

由于墙光滑,切线方向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碰撞前后机械能守恒
由于速度关联,沿杆方向速度相等
由于冲量沿杆,下方小球垂直杆方向动量守恒
联立以上四式得
质心平行墙方向速度为0,故质心速度
(2)相对质心圆周运动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上方小球在碰撞前后相对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一点符合我们之前的结论。
另外,本题用之前的动量定理的方法也可以求解。
3.4.6 练习
练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10个质量同为m的静止小木块沿直线放置,相邻两个小木块的间距同为l,每个小木块的线度可略,各自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同为
.以水平恒力F,沿小木块排列方向推动第1个小木块,而后与前方的小木块相继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力F始终作用着,当到达第10个小木块的侧面时,前9个小木块刚好停住,未能发生碰撞将小木块1,2,...,9一起构成的系统作为讨论的对象,试求过程中 (1)系统曾经有过的最大动量大小; (2)系统曾经有过的最大动能

答案:
练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
向右匀速运动,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自由下落,与小车碰撞后,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设M远大于m,发生碰撞时弹力远大于重力,球与车之间的摩擦因数为
,则小球弹起后的水平速率可能是多少?

答案:
练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C三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内,B,C两球用轻质刚性杆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A球沿图示方向以速度v与B球正碰. (1)已知恢复系数e=0,求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 (2)若碰后A、B粘在一起,再求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