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2024年浙江选调面试班哪家好-面试培训班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青少年模式”使用率不到五成,具体功能不够健全完善,未成年人遭遇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以及网络游戏充值、直播打赏等行为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例仍然屡见不鲜。对于“青少年模式”效果不明显,你怎么看? 1.对“青少年模式”效果不明显的态度。 “青少年模式”自实施以来,家长反映整体效果不理想,“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但“青少年模式”是网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护网。因此,“青少年模式”不但要应用,还必须用好。 2.“青少年模式”的痛点所在。 (1)监护人溺爱孩子。孩子不喜欢“青少年模式”,经常哭闹,部分家长“拗不过”,最终选择妥协。 (2)“青少年模式”内容设置不合理。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内容相对较少,还缺少分类,不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青少年的需求。 (3)平台技术过于简单。“青少年模式”密码设置一般只有4位,对于输错密码次数缺乏限制,而对于聪明的孩子来说,结合家长习惯,破解密码变得非常简单。 3.“青少年模式”不仅要“能用管用”,还要“好用爱用”。 (1)平台加快功能和内容的完善速度。一方面,“青少年模式”下可根据年龄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动画片”、“生活科普”、“手工制作”、“语言学习”等不同的关键词,从而满足不同人的内容需求;另一方面,加快引进优质创作者加入,让青少年内容的生产更健康、有趣。 (2)平台加强自我监管。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应避免矫枉过正,从提升青少年模式的体验质量入手,做好社会群体调查,提高未成年人和家长使用满意度。 (3)政府出台政策法律法规。其一,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服务的管理,严格限定未成年人网络服务时间;其二,政府还要出台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服务的消费限制、消费时间、消费权限等制度,针对未成年人要坚决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