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SU-71:SU-76的另一种模样
原作者Юрий Пашолок,发布时间2017/8/4
https://warspot.ru/9630-gorkovskaya-alternativa
英译者Peter Samsonov,发布时间2018/2/24星期六
http://www.tankarchives.ca/2018/02/an-alternative-from-gorky.html
个人授权翻译
来自高尔基的备胎
苏联轻型自行火炮的历史与高尔基市(现在的下诺夫哥罗德市)密不可分。苏联轻型自行火炮所使用武器的研发和生产工作都是在此进行的。第一辆苏联在战时研发的轻型自行火炮ZIS-30也是在这里制造的。高尔基是用作自行火炮底盘的T-60和T-70的主要制造基地。因此,毫不奇怪的是,莫洛托夫高尔基机车厂设计局开始转而研制自行火炮。GAZ-71和GAZ-72有可能会成为红军主要装备的轻型自行火炮。
强制性竞争
莫洛托夫厂并不认为自行火炮的研发工作有多高的优先度,因为它的主业实在是在繁忙了。1942年春,他们开始将生产线上的T-60替换成更高级的T-70。而这并非高尔基方面的处女作:早在1936年,该厂就在V·V·达尼洛夫(V.V. Danilov)指导下研制了TM(танк Молотова,莫洛托夫坦克)两栖侦察坦克。这辆极不寻常的坦克配备了两部GAZ-AA发动机,但只停留在原型车状态;而GAZ-70,即后来的T-70,是苏联坦克工业和红军真正的王牌。多亏了它,T-50坦克终于不至绝后了。
当然,T-50比T-70要强,但毕竟物质存在决定意识:T-50从未进行过大批量生产,而T-70则足以与战时的工业能力相匹配。毫不奇怪的是,该车是战时产量第二大的坦克,仅次于T-34。T-70的底盘也非常适合用于研发自行火炮。

45mm炮坦克歼击车
国防部第2429ss号命令的附件3
1942年10月19日
45mm炮自行火炮的技战术指标
1、自行火炮的用途
45mm炮自行火炮被用于装备坦克歼击车团和摩托-机械化部队中的反坦克支援连,以对抗敌方步兵和坦克。
2、对自行火炮武备的要求
坦克歼击车自行火炮将使用1942年式45mm反坦克炮的活动机构。火炮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发射弹重为1.4kg的穿甲弹时,炮口初速为870m/s。
(2)能够发射穿甲弹、高爆弹和次口径弹。
(3)平射时实际射速不得低于15发/分钟。
(4)仰角不得低于15°。
(5)俯角不得低于5°。
(6)火炮的水平活动范围不得小于左右各15°
(7)转炮和炮管抬升速度不得低于每秒1.5°
(8)炮膛轴(bore axis,炮管几何中心的纵轴到火炮炮座的距离,数值越大火炮的后坐力越难以控制)不得高于1600mm。
(9)火炮必须使用AZP瞄具。
(10)火炮由3人操作(包括驾驶员在内)。战斗室必须装有可供两人使用的折叠或活动座椅。
(11)火炮在机动过程中必须能固定好,不会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乱甩。
(12)在任何水平和垂直活动范围内,火炮都能够正常地重装填
(13)自行火炮内必须配有两挺PPSH-41冲锋枪
(14)自行火炮的备弹量不得低于90发45mm弹和1000发冲锋枪弹。弹药架必须足够牢靠并能保障弹药在车辆机动中的安全。从弹药架上取弹必须要很方便。
中型自行火炮的开发中心在1942年上半年时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1941年年末,37号厂搬离此地,而其原址则被重建的负责生产T-30、T-60和研制轻型自行火炮的22部占据。设计局与S·A·金兹堡(S.A. Ginzburg)精诚合作,将他利用T-60研制一款“通用底盘”的想法付诸实践。这是SU-31和SU-32研制工作的开始。
这些载具中的一个本能够投产,但却时运不济。1942年7月28日,国防部发布了第2120号“关于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乌机)和37号厂组织T-34的生产”的命令,将37号厂并入了乌机,并终止轻型坦克的生产。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研制轻型自行火炮的工作也停了下来。SU-31和SU-32的相关材料被移交给基洛夫的38号厂,而金兹堡也开始和M·N·舒金(M.N. Schukin)领导下的38号厂设计局展开了紧密的合作。

SU-31和SU-32的测试一直持续到了1942年9月,结果是选择了38号厂安装横向并置GAZ-202发动机的“31号底盘”。另一方面,炮兵总局和装甲兵总局决定整个备胎:所有的轻型自行火炮研制计划都发生了严重的延误,于是他们决定转而寻求莫洛托夫高尔基机车厂设计局的帮助。N·A·阿斯特洛夫(N.A. Astrov),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成为了该项目的负责人。彼时,设计局正忙于改造T-70坦克,但并未拒绝这一紧急命令。另一个自行火炮的研制工作展开了,如果金兹堡和38号厂的努力失败了,它将成为期待已久的SU-76。
另辟蹊径
新自行火炮的技战术指标在1942年10月16日确定。他们决定不重头搞起,并继续沿用类似于SU-31和SU-32的指标,甚至于布局都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自行火炮相同。例如,“76mm突击自行火炮”就使用了由T-70零件组成的底盘,这意味着它使用了GAZ-203引擎。有趣的是,使用了相同引擎布局的SU-32因为过热问题而被炮兵总局毙了。炮兵总局首长N·D·雅科夫列夫(N.D. Yakovlev)上将和国防部副部长N·N·沃洛诺夫(N.N. Voronov)上将对此心知肚明,但还是签署了相关命令。
57mm IS-1反坦克炮被选作ZIS-3的备胎,该炮为改进型的ZIS-2,由加宾(Grabin)在1942年秋指导92号厂完成相关研制工作。同样的火炮计划用于ZIS-41半履带式自行火炮。按照规定,装ZIS-3的自行火炮载弹量必须达到60发。车重不得超过10吨,行进最大高度不超过2米,最高时速为45km/h,满油行程为200-250km。

该车的底盘必须还可以用于自行高射炮的研制。但是,37mm自行高射炮的指标是另外提交的。这辆车的布局与SU-31基本相同,包括了并排放置的GAZ-202发动机,而车体的指标则与76mm突击自行火炮的车体相同。
第三种使用T-70车体的车辆出现了。在同一天,沃洛诺夫和雅科夫列夫批准了“45mm自行火炮”。该车安装的45mm M-42火炮最近才进入红军现役装备序列。这门炮将被安在整辆T-70坦克而非仅仅是T-70的车体上。

斯大林于1942年10月19日签署了国防部第2429号“关于实验性自行火炮生产”的命令。其一开始并不包含自行防空炮,但在后来被补上去了。
2、坦克生产人民委员(扎尔茨曼同志)和中型机械生产人民委员(阿科波夫同志)必须立即在T-70底盘上研制76mm自行火炮的原型,并在今年11月15日之前交付试验场测试。
3、中型机械生产人民委员(阿科波夫同志)必须立即在T-70坦克底盘上研制出安装45mm火炮的自行火炮样车,并在今年11月20日前交付试验场测试。
4、坦克生产人民委员(扎尔茨曼同志)和中型机械生产人民委员(阿科波夫同志)必须在今年12月1日以前交付使用T-70底盘的37mm自行高射炮样车。
所有的三种自行火炮都在高尔基厂进行设计。76mm突击自行火炮的代号为GAZ-71,总师是V·S·索洛维约夫(V.S. Solovyev);自行防空炮的代号为GAZ-72,总师是A·S·马拉科夫(A.S. Malakov);使用T-70底盘的45mm自行火炮的代号为GAZ-73。这三个项目由自1941年秋以来一直负责自行火炮相关工作的P·F·所罗门诺夫(P.F. Solomonov)少校代表炮兵总局方面进行监督。按照计划,GAZ-71的完工时间为11月15日,GAZ-73是11月20日,GAZ-72则是12月1日。

高尔基厂设计局对指标的处理相当草率,而38号厂设计局也是如此。首先,这与自行火炮的布局息息相关。基洛夫和高尔基两方都未考虑过在上面装GAZ-203引擎。这个决定有其合理之处,因为如上所述,该引擎在SU-32上出现了过热的问题,因此并排放置的GAZ-202才是首选。
GAZ-73项目启动没多久就被取消了。该车没有相关草图存世,但它应该跟92号厂设计的IS-10自行火炮很像。高尔基厂很快就发现,这种贵物毫无意义。其停在了设计阶段。为了安装这门炮,车高增加了20cm。战斗室依然狭小,火炮的反应速度和射速都很低。到了1942年11月月底,GAZ-73的研制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即改用GAZ-71的底盘,并使用ZIS-16引擎替代涡轮增压的GAZ发动机。该项目最后一次被提及是在1942年11月29日,此后便被搁置了。

GAZ-71或SU-71的性能则好得多。尽管没有在国防部第2429号命令中要求的11月15日前完工,但它还是在28日完成了,并开始为厂方试验做准备。这辆自行火炮相当具有相当的原创性。表面上,SU-71基于T-70B的底盘研制,但其变动很大。驱动轮和终传动后置,引导轮则前置并失去了其橡胶轮辋;GAZ-MM变速箱和摩擦离合器被移到了战斗室右侧的地板之下,油箱则在左侧。
与SU-31不同的是,变速箱不是车体两侧一边一个,而是彼此靠近放置。摩擦离合器也安在附近。主离合器的布置使得它们可以单独开关,从而可以只靠一台引擎驱动。引擎仍位于车体前部,但其被并排右置,而驾驶员则跑到了左边。

SU-71的车体也是原创的。车体前部仅由两部分而非三部分组成。车体下部有联通到引擎点火器的舱口,驾驶员舱口和发动机舱口则在顶部。炮座也有所不同,火炮仅沿用了ZIS-3的活动机构和炮座上部。火炮的上部安装在前车体顶部上的洞里。这一设计源自37号厂,但他们之前却从未曾将其付诸实践。这一解决方案使得该车的战斗室要远比SU-32上的更宽敞,火炮的后座机构则被一块形状非常复杂的外板覆盖。

车体和战斗室是一体成型的,并带有一定的倾角。这使得SU-71的战斗室相当宽敞。然而,战斗室地板由于变速箱和油箱布局的原因被抬高了。想进入战斗室,需要通过车体上后部的一个巨大的两开门式舱口。无线电位于战斗室左侧,车长和他的潜望观测装置则在右侧。火炮下方有一个15发弹药架,而战斗室的左右两侧也各有1个和3个弹药箱,并可在盖上盖子后于行军期间充当座椅。战斗室的后部也可以存放8发弹药。由于SU-71没有挡泥板,因此其大部分工具都位于战斗室内。
原创但不可靠
高尔基厂设计局在GAZ-73的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他们的第一个但绝非最后一个不幸。如前文所述,SU-71正在为11月28日的工厂测试做准备。但与此同时,38号厂不仅已经设计出了自己的作品,获得了SU-12的名称,而且还将它造了出来并在11月27日完成了工厂测试。SU-12计划在11月30日送往戈罗霍韦茨炮兵试验场进行测试。高尔基的项目进展缓慢,而这就是他们的自行火炮在12月已经失宠的原因。国防部在1942年12月2日发布了第2559号“关于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和38号厂组织自行火炮生产工作”的命令。高尔基的自行火炮甚至在对照实验开始前就已经被击败了。

尽管国防部做出了量产SU-12的决定,但SU-12和SU-71的对照试验仍在按计划继续。SU-12于12月5日抵达戈罗霍韦茨,此时该车的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50km。
SU-71的交付则落后于计划。测试委员会的一位成员,所罗门诺夫(Solomonov)少校于12月3日被派往高尔基厂。SU-71交付的最后期限是在随后与委员会负责人V·G·季霍诺夫(V.G. Tikhonov)炮兵中将的谈判中定下来的:12月6日。结果高尔基厂又鸽了,并直到季霍诺夫亲自赶来问责时才将其送到了试验场。然而,自行火炮因为冷却系统故障再次被退回。结果,SU-71直到12月9日才到试验场,但在工厂测试的第二天后又回到了工厂。

SU-71直到12月15日才恢复了测试工作。高尔基厂设计局局长V·A·杰德科夫(V.A. Dedkov)和驻厂军方代表库利科夫(Kulikov)与样车一道抵达试验场。到那时,SU-71进行了64次射击并行驶了350km。由于技术问题,该车的悬挂系统从未经过适当的测试。因此该车只完成了射击测试,又额外进行了235次射击以测试炮架的可靠性。

抛开该车的技术故障不说,这辆自行火炮并未完全满足指标要求。车重11.75吨,而非规定的10吨,这导致了引擎故障和其他缺陷。车高超标了15cm,火炮的水平和垂直活动范围不足。由于技术问题,该车的最高时速无法确定,但有人估计其不会超过45km/h。该车少有的亮点是火炮的安装方式。总之,不出意料的,该车被认为不适合服役,且对该车的任何改进都将是在做无用功。

GAZ-72自行防空炮则在GAZ-71/SU-71的沉沦下被遗忘了,甚至于它的外观都基本不为时人所知,这是因为GAZ-72需要更久的准备时间:到了11月28日,连车体都尚未完工。厂方乐观地估计其能在12月6日前做好一切准备,但事实并非如此。总体看来,该车的设计与GAZ-71相当,但车体后部安装的武器换成了61-K 37mm防空机炮。该车的布局跟SU-31大差不差。车体的后部得到了扩宽,以便于火炮的安装工作。

在SU-71完蛋后,大家对SU-72的兴趣骤减。考虑到这俩用的是同一个底盘,在测试过程中显然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维修变速箱还存在其他的困难,即必须先拆除主炮。因此,GAZ-72从未出过工厂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这并不是高尔基厂轻型自行火炮的终章。GAZ-74自行火炮于1943年5月开始测试,而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