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水浒中真正的智者:看到宋江上了山,赶快下了山,结局比谁都好

2022-12-12 17:21 作者:是啾啾崽  | 我要投稿

军师常常出现在古代小说中,提起这个词,不少人很会想到诸葛亮,还有人会想到吴用

当然,除了他们之外,有一个人虽没有明确定义为军师,但他却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只因他看到宋江上了山后赶快下了山,结局比谁都好,他就是《水浒传》一书中的公孙胜。在一众落得凄惨的梁山好汉中,公孙胜显得格外突出。

那么他究竟“智”在哪里?

初上梁山

公孙胜这个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为什么用闲不住来形容?

是这样的:他本身的职业其实是一名修行者,修的是正派的道术,但是他的行为举止却和一般的同行相差很大。

按理来说,我们所认为的一般的道士都是安安心心在自己的道观内潜心钻研道法,可是公孙胜却喜欢到处走走,过潇洒的生活。

就是在闯荡江湖的过程中,他产生了投上梁山的想法。这个想法换做普通人肯定很难理解,在当时的背景下,安安稳稳过生活才是大家想要的,谁会没事儿干、也并没有犯错却主动走上梁山?

所以说公孙胜就是一个非常例外的人,他不怕麻烦又充满智慧和江湖人士口中的侠义,一心追求着恣意的人生。

这也就有了接下来单纯因为看不惯管理者蔡京,到处搜刮百姓的财产而来的“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想要将多人护送以及看守的生辰纲劫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靠公孙胜一人很难完成,所以他便主动找到了,同样盯上了这笔巨额财富的晁盖等人,成功劫取了生辰纲。

公孙胜和晁盖他们因为此事而结识,又因为此事一直被通缉,他们在逃亡途中认识了不少同在逃亡的英雄好汉,几个人结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团体,也就是梁山的雏形,公孙胜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当时的老大晁盖那一边的人。

后来,在梁山上的规模越来越大,公孙胜却选择下了山,这是为什么?

宋江到来

一切要从另一个重要人物——宋江的到来开始说起。

宋江在登上梁山之前,坐镇的人是晁盖,手下是一些元老级别的人,比如吴用。

如果论资历,那必然是这些人更有说服力,可是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宋江投入梁山后,轻而易举的就得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成为了二把手。

要说原因,号称“及时雨”的宋江本人的性格应该占了很大一部分,他本人为人仗义、不太计较细枝末节,平日风里来雨里去的结识了不少江湖好友。

俗话也说了“朋友多,好办事”,所以宋江在朋友心中的信用一点儿也不低。

另外宋江是晁盖的救命恩人,晁盖很是欣赏这个难得的人才,加之梁山是一个“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的地方,因此整个梁山上上下下都对他带着一份善意,也不敢不尊敬。

久而久之,梁山上的结构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宋江逐渐培养出一批属于自己的派别,表面上还是晁盖在当山上领导者,实际上,宋江的势力已经可以与之抗衡,甚至还压他一头。

而公孙胜是晁盖派别的,他必定不愿意宋江当道,眼见无能力改变现状,只好借口回乡看望家里长辈。

之后便再也一去不复返了。

落下帷幕

可能很多人对此表示好奇,公孙胜和宋江之间无冤无仇,即使宋江成了新的一把手,也不至于如此做,要知道他本人可是一直在被官府追拿,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总该需要一个理由。

其实,公孙胜早就透过宋江的一举一动中看到了未来发展的种种。

首先,宋江在他们这些人中是不一样的,他如果不是因为意外致阎婆惜死亡,他也不至于逃亡,那么不逃亡的话,他就还是那个有官职的人,所以宋江打心底是喜欢这份工作的。

在他逃跑之后,被自己的父亲设计而被官府抓走,发配途中,这就有了他与梁山好汉之间的交际。

在屡次被梁山的人帮助、解救后,宋江拒绝了投上梁山的邀请,还在惦记自己的官职,以及做着回到朝堂的美梦。

此后,这个念头就一直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

后来在宋江还是迫不得已走向梁山,晁盖很是欣喜,愿意让出自己的位置,而宋江也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言,他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晁盖)你比我大了十几岁,要是我坐到这个位子的话,岂不是让你蒙羞”。

表面上看这话没什么,好似在关心对方,实则把晁盖架了起来,暗指晁盖不是因为一身的本领而被众人认同,反而是因为年龄。

这话一出,在一旁的公孙胜就感到宋江这个人远远不止看到的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在宋江把晁盖的权利慢慢架空的过程中,他的狼子野心逐渐暴露出来。

在决定去攻祝家庄,宋江让晁盖留在山上,顾名思义寨主不可轻举妄动,毕竟身份不一般,需要镇守在家门口。

这时候,他已经感觉自己的地位不保了,于是在冲动之下去带兵出征,谁料失算中了涂有剧毒的一箭,很快便命不久矣。

在临终前,晁盖仍惦记着自己地位这一回事儿,便交代谁要捉着了害他丢了命的人,谁就能做梁山寨主。

但是一切早已为时过晚,宋江会听他的话吗?完全不会。

宋江顺利上位,改换了梁山一直以来的宗旨,把牌匾“忠义”换成了“替天行道”。

不仅如此,这时候的梁山各位好汉几乎都被宋江招安投诚的想法所“折服”,殊不知他们的命运即将为之改变。

公孙胜原本在众人的请求下又回到了梁山,帮助攻打高唐州,一直到再次听说宋江的这个想法,才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里。

在正式招安投诚后,108位好汉中病的病死的死,除了病逝的13人,五十多位死于征方腊,而宋江和李逵等3人最后以御赐毒酒结束了生命。

公孙胜的下山似乎也成为了梁山落下帷幕的开始,他们陆陆续续离场,只有极少数人留下好结局。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水浒中真正的智者:看到宋江上了山,赶快下了山,结局比谁都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