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爱人和哲学家是类似的,一旦他们确信不需要再费时费力,距离崩溃就近在咫尺...

2023-06-17 09:57 作者:嬴政的哲子  | 我要投稿

哲学综序:态度论(一)

一、《西方哲学史》梯利

1、每一种思想体系或多或少地有赖于其所由兴起的文明、以前各种思想体系的性质、及其创始者的个性;它又反过来对当代和后代的思想和制度发生很大的影响。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

2、介绍各种体系时,我们将注意让作者摆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泛加品论。

3、哲学史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应当采取不偏不倚和客观的态度,并且尽可能避免在探讨中渗入自己的哲学理论。应当让每个哲学家有机会充分的表明自己的论点,而不要常常加以批驳,使他受到干扰。不能单从现在的成就方面着眼来批评一个体系,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而贬低它。必须着眼于它本身的目的和历史的背景,着眼于同它之间的前身和后继的体系相比较,着眼于它的前因后果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发展。

4、哲学史家要参阅一切对了解其课题有补益的著作,还要涉猎那些足以使他了解他所探讨的时代精神的研究领域,涉猎诸如科学、文学、艺术、道德、教育、政治和宗教等一切人类活动的历史。

二、《西方哲学史》希尔贝克

1、只有那些经受住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的自由而公开检验的主张,才称得上是有效的主张。

2、我们既希望去倾听,也希望去回应。

三、《西方哲学史》罗素

1、哲学不只是学界的问题,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哲学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自己必须是哲学家。这里就有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人们生活的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哲学思想,反过来,他们的哲学思想也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环境。

四、《哲学的故事》杜兰特

1、梭罗:作为一个哲学家,不仅需要具备缜密的思维或建立某一学派的能力,还要热爱智慧,循其意旨过一种简单、独立、宽容、信任的生活。

2、如今,我们在生存手段和生存工具的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对自身理想和目标的诠释和综合,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嘈杂和躁动。因为不指向欲求的事实毫无意义,不联系目的和整体的事实不可能完备,没有哲学指导的科学和欠缺眼光及价值的事实无法将我们从大劫难和大绝望中拯救出来。科学给予我们知识,但唯有哲学赋予我们智慧。

3、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品读这些先贤,宽恕他们偶尔的过失并虚心学习他们迫切想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吧。苏格拉底教导克里托道,“理智起来吧!不要在意教授哲学的老师是好是坏,你只需要思考哲学本身,对她进行细致而公正的研究。假若这些为恶,那么你应说服所有人远离她;假若哲学确如我所信奉的那样,那么请你追随她并效力于她,而且心甘情愿。”

凯泽林:哲学实质上是人类智慧对科学的综合……显然,认识论,现象学,逻辑学等都是科学的重要分支。“但假若因此放弃对生活智慧的探索,则是一个可恶至极的错误。”《创新性理解》

4、通往知识的大道没有近路可抄,这是真理。真理从未真正掀起面纱,仅那些显露出来的特征已让我们愈发的仓皇失措。

5、向大众传授知识不应令我们感到羞愧。那些将知识圈入高墙的学者眼红我们的成就,应该受到责备的正是他们。他们的孤傲和佶屈聱牙的术语将世人拒之门外,使之不得不去书本中、讲座上或成人教育课堂里寻求未曾获得的教导。他们应该“感激”,他们的犹豫不决、吞吞吐吐激发了一批热爱生活的业余爱好者,替他们进行了这项让教育人性化的事业。

6、小心翼翼者以谨慎的眼光审视业余者的激情,激情澎湃者则用热情和鲜血转化学术的累累硕果。两方合力或许能在大陆上培育出一批善于聆听天才之声的读者,打下产生天才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都不完美,但只要能推动教育事业前进一小步,只要尽力就无悔于心。我们宣读完开场词,然后退下,无数更优秀的演员将在我们之后登场。

五、《哲学家》杜兰特

1、社会问题一直是许多大哲学家关注的基本问题;通过哲学解决社会问题,这甚至是成功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条件;通过社会问题窥探哲学,这是振兴哲学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意图充其量是把哲学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而问题本身则是一种窥探哲学的方法。我们并未提出任何解决办法。

2、我们将拭目以待,看看所谓的死气沉沉的哲学是否有相当程度的复苏。我们试图从哲学家的观点中寻求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境况的方案。我们将设法把这些哲学与我们自己的环境联系起来,通过这些哲学家的眼睛连续地审视我们自己的问题。

3、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只要我们从整体角度来研究,从全人类经验和欲望的视角出发,任何问题都可能成为哲学研究的素材。

4、哲学虚心地研究美,而艺术则崇敬美并试图再现美。因为生活的艺术远高于艺术的生活,而伦理学就是关于生活艺术的学问。

5、如果宇宙之间有什么智慧能够引导众生的话,那么哲学希望了解它、理解它,并虔诚地与它合作;如果没有,那么哲学也希望知道真相,并且无所畏惧地面对现实。

六、《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1、有的哲学家坚持认为,我们在思索之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仿佛人还有另一套器官,来对思索进行思索,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器官只有一个,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对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们也同样有理由怀疑自己对思索进行思索的能力。

2、知道在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还是宇宙的一个成员。就社会组织来说,他是一个公民,但他同时还是一个“天民”,或称“宇宙公民”。

哲学家们要干的可是细活:从每一个未经充分考虑的信条中提炼出心照不宣的预设和沉埋已久的意蕴,但又不可沦为尖酸刻薄、吹毛求疵。

——丹尼尔·丹内特

七、《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1、哲学从来都不是死记硬背的学问,更不是僵化的教条;哲学是历史的科学、实践的学问;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那些大无畏地探索真理、身体力行地践履真理的人才能发现真理,这样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哲学家。

八、《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

1、向外驰逐的精神将回复到它自身,得到自觉,为它自己固有的王国赢得空间和基地,在那里人的性灵将超脱日常的兴趣,而虚心接受那真的、永恒的和神圣的事物,并以虚心接受的态度去观察并把握那最高的东西。

2、我们在现世界所具有的自觉的理性,并不是一下子得来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本质上原来就具有的一种遗产,确切点说,乃是一种工作的成果,——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的成果。

3、如果一个人从这种观点出发来研究哲学史,则它的全部意义只在于知道别人的特殊意见,而每一个意见又不同于另一意见。它们对于我只是一堆外在的僵死的历史材料,一堆本身空疏的内容。只有自己主观空疏的人,才会满足于这些空疏的东西。对于天真淳朴的人,真理永远是一个伟大的名词,可以激动他的心灵。

4、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皆不会停留在满足于冷静或空疏中,它乃是一种冲力,它是饥渴地追求真理,追求对真理的知识,迫切要求对这种求真和求知的冲力的满足,它绝不会对这样的抽象思想加以饱餐并感到满足的。这种哲学系统的分歧,绝不意味着真理与错误是抽象地对立着的。说明这点,就会使我们明了全部哲学史的意义。

5、我们必须本着对于世界精神这样的信心去从事历史,特别是哲学史的研究。

6、哲学是最敌视抽象的,它引导我们回复到具体。

九、《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1、凡所谓直觉、顿悟、神秘经验等,虽有甚高的价值,但不必以之混入哲学方法之内。无论科学、哲学,皆系写出或说出之道理,皆必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表出之。谓以直觉为方法,吾人可得到一种哲学则不可;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

2、普通人只知持其所持之见解,而不能以理论说明何以须持之;专门哲学家则不然,彼不但持一见解,而对于所以持此见解之理由,必有说明。彼不但有断案,且有前提。以比喻言之,普通人跳进其所持之见解,而专门家则走进其所持之见解。

3、盖欲立一哲学的道理以主张一事,与实行一事不同。实行不辩,则缄默即可;欲立一哲学的道理,谓不变为是,则非大辩不可;既辩则未有不依逻辑之方法者。

4、若宇宙之一方面引起一哲学家之特别注意,彼即执此一端,以概齐全。故哲学家之有所蔽,正因其有所见。惟其如此,所以大哲学家之思想,不但皆为整个的,而且各有其特别精神,特别面目。——詹姆斯

5、某书虽伪,并不以其为伪而失其价值,如其本有价值。某书虽真,并不以其为真而有价值,如其本无价值。

十、《世界哲学史》施杜里希

哲学思想若想在当今世界上发挥作用,就必须让更多的人读的懂。卡尔·雅斯贝尔斯《当今哲学的任务》

1、本书是为这样一些人写的:不管他们是否接受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当面对工作中的和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以及我们时代的巨大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灾难时,他们从不气馁,总是试图通过独立思考来揭示世界之谜,并努力去寻找永恒的人生问题的答案。他们从不否认这样一种观点,即所有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及其作品都会对我们有所裨益。

十一、《西方哲学史演讲录》赵林

1、一个哲学的热爱者应该学会从简单的生活中去发掘复杂的道理,同时也应该学会把复杂的道理用简单的方式表述出来。

2、一个大而化之的界定就等于什么都没有说。

3、“形而上学”关注的不是那些呈现出来的现象,而是那个潜藏在现象背后并且决定着现象的本质。“形而上学”就是一门关于本质的学问。

4、我们具有一个更加宏观和全面的眼光,我们具有一种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这样就使得我们更容易进入他们的思想。

5、我平时喜欢讲悲剧,哲学就是一场崇高的悲剧。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悲剧,而在于你如何对待悲剧。如果你仅仅把悲剧当做一件悲惨的事情,你本身也就成为一个很悲惨的人了。

十二、《哲学的历程》劳黑德

1、哲学并不是闭门造车编制出的空中楼阁般的玄思,而是要立足于人类经验。而经验并不是像有些经验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只是感官接受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印象,而是包括了人类生活方面的丰富内容。

2、哲学中无休止的争论和辩驳不会是哲学踟蹰不前的表征或混乱不堪的标志,而是哲学的本性和活力所在。哲学的进步不是表现为积累起越来越多的“定论”,而是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反思。哲学是对我们的观念和他人的观念进行评价和辩护的活动。

3、“哲学家”一词的字面意思是爱智慧的人,让一个人成为成功的爱人和成功的哲学家的素质是类似的。成功的爱人从来不厌倦探索彼此个性的方方面面,成功的哲学家无休止的探索新观念和旧观念的新维度。可是当两个人决定他们已经明确了他们的关系,并且不需要再经营它了,这一关系就变质了。

4、哲学的基础标准是哲学的清晰性、确证性和融贯性。概念清晰性是我们应该用于哲学的第一条标准。经验确证性是哲学必须通过的第二项检验。理性融贯性是第三个标准。

5、学习关于哲学家的事实只是哲学自身的开端。

有许多人像学校男生一样达到他们的人生结论:他们通过从书里抄答案来欺骗他们的老师,而不是自己算出得数。——克尔凯郭尔

十三、《大问题》所罗门

1、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我们被生活的常规束缚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

2、把以往的哲学家及其思想作为启发,作为一种组织你自己观点的方式,去做哲学,去表达你的想法,唤起你单凭自己的能力可能无法想到的其他可能性。你应当独立思考,澄清你所倾向的哪种观点,以及为什么是那种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组织起来以应对其他可能看法。

3、哲学是对这些观念的发展,它试图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全部意义和结构关系,尝试发现它们与其他哲学家的观点,包括以往那些大哲学家的经典论述之间的关联。还要尽力去评价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同其他观点之间的区别,能够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争论,并且尝试去解决他们可能留给你的一些困难。哲学是尝试把若干各不相同的思想协调成一种观点,并且坚持用你自己的想法去回应那些反驳意见。如果一种信念无法与其他信念相联系,而且又经不起批评,那么它可能根本就不值得相信。

4、无论语词听上去多么有道理,为你的思想进行辩护和坚持它是非常不同的。说自己信仰某种东西可能会使你倍感骄傲和充满正义感,但如果你不能说清楚你所赞成的是什么,你所相信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你所谓的某种东西如此值得追求,那么这将与哲学或某种东西没有任何关系。这些词之所以能够让我们感到快慰,仅仅是因为我们说出了它们。但要说明这些词可能表达的含义,却不仅仅是将它们说出来,而且也要说清楚他们的含义是什么,在我们所讨论的这个世界里或世界之外,其自身到底是什么?时髦词语非但不能帮助我们思考,而且还会替代思考,言之无物尽管听上去一套一套的,但在思想上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

5、单单是诉诸权威性并不必然表示对该权威性的尊重,而是表示对我们自己的不尊重。正当的权威性,既要尊重,又要博得。

6、论证和批判不是用来对抗或防御的,它们是让你的思想及其含义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他人变得清晰的方式。论证与反驳是在共同兴趣的指引下,为了探寻真理的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思考的深度与论证的质量,使得某些意见要比其他的更好或更加可信,对于合作的尊重,就论证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以及诚恳的提出否定意见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的前提。

十四、《现代西方哲学史十五讲》张汝伦

1、古希腊的思想家或学问家不会因为将自己研究的某一类问题,作为自己的“专业”而画地为牢。

一个爱人和哲学家是类似的,一旦他们确信不需要再费时费力,距离崩溃就近在咫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