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怀旧(叁)
叁
人人都说遍寻芜市,秃先生是第一聪明的人,他们讲得果真有大道理!你看,秃先生能把任何时代的复杂人世,知晓并处理得成竹在胸,还能使他自己,不受半点伤害。因此,虽然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代代都有战争杀戮,归治和纷乱交替,兴盛与衰落往复,但是,我的老师,“仰圣先生”一家,唯独没有因为国家危难,而献出宝贵的生命,也没有与反贼同流合污,而被血腥镇压,家族薪火绵延至今,他,也仍旧岿然不动地坐在虎皮上,为我这个,我们这群顽皮的弟子细致地讲颂“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依照现在生物学家的讲法,这是由于祖宗的遗传;但要我说,这肯定是他刻苦读书所得,如果这不是读书所得,那么,他就不会有这样的聪明。否则,怎么就我和王老头李老太,偏偏没有受到这样的遗传呢?若要论思绪的缜密周到,我们也完全比不上他。
耀宗离开后,秃先生却也继续放着《论语》不讲,神情十分愁苦,碎碎地轻声低语,说要回家几天,然后,嘱咐我们,暂时不用读书了。我极其快乐,蹦跳着来到了青桐树下。午后的艳阳炙烤着我的头,但是,我毫不在乎,更不会担忧,想着青桐树下,是我们的领地,只有今天这一时了。不久后,我看到他,匆忙地跑离书斋,腋下还夹着一大捆打包的衣物。我知道,他平日只有遇到节假或者年末,才回家,而回家时,又必须手持《八铭塾钞》多卷;今天,全套书籍整齐地堆叠在书案上,他却只携带了破旧的行李箱里的衣物,急慌慌地逃难了。
我看官道上,人潮比蚂蚁群都汹涌,人人都面带一种不可名状的惧怕,迷惘地行路。人们大多手中夹拿着什么,还有的人则徒手,王老头对我说,这只是逃难的人罢了。在人群中,有很多何墟的人,逃往芜市;而芜市的居民,就争相跑去何墟。王老头自己说,之前经历大乱时,只有我们家不仓皇而逃。李老太也前往耀宗他们金家问讯,对我说,只有仆妾还没有回去;她看见了很多小妾,正检查脂粉香水绸扇丝衣之类的奢侈品,而后,收纳到精美的行李箱内。这些富人家的姨太太,似乎 把逃难也看作春游,没有一个人不涂红画彩。
我当时没有闲心再问“长毛”的事,自己忙着拍苍蝇,并引诱部分蚂蚁出来,踩死了它们,然后,舀水灌入它们的巢穴,使其他蚂蚁陷入绝境。很快,太阳就不知不觉地落到了树梢之下,李老太招呼着我吃饭。我想不通,为什么今天这么短暂,如若是秃先生在的平日,我现在,应该还在苦苦作对子,看着他,露出一脸的倦意呢!
吃完晚饭,李老太带着我出去。王老头照常,出来纳凉了,顺便讲一些奇闻轶事。只是,今晚围成环状站在一旁的听众别样的多,个个张大嘴巴,像看到了鬼怪,涓涓的月光照在众人露出的牙齿上,一颗颗参差不齐,好比一排排美玉,但是磨损腐朽的。再看王老头,仍是吸烟,同时,缓缓地讲述:“以前,这家的守门人,还是赵五叔,他生性很憨厚老实。这家的主人听说‘长毛’打来,就让他逃走活命,他却说:‘主人走了,这个家就空了,如果我不留下来守门,不就真的被反贼占领了吗?’”
“哎呦!真是个蠢货!”李老太突然大声怪叫起来,极力地斥责赵五叔的鲁钝。
王老头没有理会:“但是,做饭的吴老太也不愿意走。她可都七十多岁了,只好一天一天地趴伏在厨房中,不敢走出半步。几天内,只听得人们凌乱的脚步声,狗疯狂的吠声,那声音交织在一起,简直惨得不可描述。等到人的脚步声与狗吠一起,消失殆尽,那气氛又显得阴森,如同身处在冥间。一天,她终于听到,远处有大队人员的脚步声,从墙外走过。不久,不久!突然,有几十名‘长毛’冲到厨房内,提着刀拽出了吴老太,他们讲的话含混不清,好似鸟鸣一般,很难听懂,隐约在说:‘你个老太!你主人在哪里?赶快让他们取钱来!’吴老太无奈地跪拜,嘴里嘟囔着:‘大王,主人逃走了!我老太太已经饿了很多天了,只想乞求大王,给我点东西吃,哪还有钱侍奉大王哪!’一个‘长毛’听了,冷笑一声,诡异地说:‘你想吃东西吗?呵!那,你去吃他吧!’忽然,这‘长毛’把一个圆形的物品,冷不防地掷到吴老太的怀中,这物品血肉模糊得不可名状,正是赵五叔的头颅哇!”
“啊?吴老太不会被吓死吧?”李老太又一次放声惊呼,其他人的眼睛瞠得愈发圆了,嘴巴也张得愈发大了。
“这是因为,当‘长毛’敲门的时候,赵五叔坚决不开,并反诘:‘主人不在,你们这些反贼难道想强行破门而入,抢劫我吗?’ ‘长……’”——“你们得到确切的消息了吗?”是秃先生回来了。我非常尴尬害怕,只是,看他的神情容貌,很不似之前的严厉,所以,就没有跑开。我还异想天开,觉得倘若长毛攻来,能把秃先生的头,狠狠投到李老太怀中,那么日后,我就能天天水淹蚁穴,再也不用读《论语》了。
“没有。”王老头随口一答,若无其事地把故事讲了下去:“‘长毛’于是大怒,撞断了门闩,赵五叔恰走来,看到这样的情景汗毛倒竖,当时,‘长毛’……”——“仰圣先生!我手底下的人回来了。”耀宗用尽全力发出大声,冲进来喊道。
“怎么样了?”秃先生一面惊怕地发问,一面向外跑去,同时,睁大了他的近视眼,比我平常看见的,都要大许多。其他的人也紧紧贴着,竞相望向耀宗,空气陡然安静了。
声明:《怀旧》为“民族脊梁”鲁迅先生的第一篇小说,论主题思想,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新小说”,其中已经可见鲁迅先生超拔的讽刺笔法。然因此佳作通篇以文言文写就,流传不广,也未被鲁迅本人看重,这实属憾事。因此,我特地将该作改写为现代文,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体悟到鲁迅伟大的思想情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