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薹草属(Carex Linn.)植物 (2010-09-23 13:34:00)
三, 几种我国地理分布新纪录的薹草
(1)根足薹草
Carex hakkodensis Franch., Bull.Soc.Philon.Paris.VIII.7:28(1895)---- Carex rhizopoda Maxim.in Mel.Biol.12:561,1886;安徽植物志 5:446,图2995,1992;中国植物志 12:467,2000
此种薹草在我省仅见于天堂寨大海棠,海拔1650m左右。生于路边湿地。此外福建(崇安,三港)也有,江苏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藏有此标本。分布于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日本。我国于安徽植物志5卷446页首次报导。
(2)鹞落薹草
Carex otaruensis Franch.in Bull.Soc.Philom.Paris 8 ser. 7:34,1895;安徽植物志 5:457,图2971,1992;中国植物志 12:419,2000
此种标本采于我省岳西美丽乡(即鹞落坪),去都支尖途中。生于山坡路边水湿地。分布于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日本。我国于安徽植物志5卷457页首次报导。
(3)美丽薹草
Carex sadoensis Franch.in Bull.Soc.Philom.Paris 8 ser.7:42,1895;安徽植物志 5:458,图2973,1992;中国植物志 12:416,2000
此种标本首先在我省岳西美丽乡(都支尖)东冲坳水边采刭,霍山,绩溪(清凉峰,海拔720m.)也有。生于山谷溪流边,路边草丛。分布于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日本。我国于安徽植物志5卷458页首次报导。
(4)匿鳞薹草
Carex aphanolepis Franch.et Savat.Enum.Pl.Japon.2:152,1877 et580,1879;安徽植物志 5:469,图2988,1992;中国植物志 12:300-301,2000
此种标本在我省岳西,霍山等地采到。生于林缘阴湿地。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于安徽植物志5卷469页首次报导。
(5)多枝薹草
Carex tosaensis Akiyama
此种标本在我省岳西多支尖采到。生于海拔1700m.石缝。分布于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日本。我国于安徽植物志5卷479-480页首次报导。
在采挖此标本时发现其地下部分有多数较纤细的匍匐枝,盘根错结,故以当地地名多支尖的谐音“多枝”,为其命名为多枝薹草。
该植物体形小,秆高仅2-7cm,纤细,丝状三棱形,基部叶鞘具鳞片状叶;小穗小形 ,雌,雄两种小穗长均约5mm,顶生雄小穗无梗或具短梗,最下的雌小穗通常近根生,具长约3cm的梗;最下的苞片短叶状,短于花序,具短鞘。
中国植物志12卷168页认为安徽植物志5卷479-480页所载多枝薹草非为Akiyama所指的C.tosaensis,而是属于类白穗薹草(C.polyschoenoides K.T.Fu)。经研究发现,后者个体高大,高20-35cm,秆扁三棱刑,雌,雄两种小穗均远较前者为长大,顶生雄小穗长2.5-4cm。且后者多生长在山谷溪流边潮湿生境,而多枝薹草则生长在高寒较干旱多沙的环境。显然不能把它们混为一种。
(6)横纹薹草
Carex rugata Ohwi in Acta Phytotax. et Geobot. 1:76 1932;安徽植物志 5:483,图3008,1992;中国植物志 12:156,2000
此种标本在我省金寨,霍山,岳西,九华山,休宁等地采到。生于山坡路边,林缘。福建崇安也有。分布于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日本。我国于安徽植物志5卷483-484页首次报导。
关于对此种小坚果的描述,中国植物志156页谓“各棱面上下凹陷,中间形成一肋”。所谓 "肋" 即隆起的意思,实际情况却相反,应为:各棱面中部呈横向凹陷。从而形成一稍凹的横纹。
(7)三阳薹草
Carex duvaliana Franch.et Savat.Enum.Pl.Jap.2:568,1879;安徽植物志 5:485,图3010,1992;中国植物志
12:156-157,2000
此种标本在我省歙县(三阳),九华山(天台),岳西(都支尖海拔1600-1700m.)等地采到。生于山坡林缘,路边。分布于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