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婴于江
投婴于江
引婴投江
《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婴儿啼。
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今译】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刚好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一个小孩儿,要把他投扔到江水里去。
婴儿吓得啼哭起来,孩子哭得很厉害。
旁人就连忙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往江里扔婴儿是什么缘故。
那个要投婴儿入江的人回答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婴儿的爸爸非常善于游水。”
婴儿的父亲固然很会游泳,难道他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一定会游泳吗?
用这种办法处理事情,岂不荒谬?也必然是背谬的。
楚国人治理国家,就像这样。
【赏析】
这篇寓言讽刺不从实际出发,不顾客观对象的变化,不能因时制宜,而唯先验论是从,想当然地处理问题的迂腐之徒。
这是对那些惯于机械推理,抱有历史成见的先验论,或血统论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