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漫谈——打造有情感的生活家园-智慧树-知到-网课答案
1、以下不属于居住区规划漫谈的教学目标的是
A、通
B、变
C、新
D、懂
答案:懂
2、居住区规划漫谈比一般居住区规划内容上更关注生活感、规范性和实践法
答案:对
3、以下属于居住区规划漫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是
A、案例分析
B、工作提纲
C、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D、讲故事
答案:案例分析;
工作提纲;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讲故事
4、居住区规划的教学目标分为三方面
A、知识目标
B、能力目标
C、素养目标
D、情感目标
答案: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养目标
5、居住区规划漫谈的知识教学目标包括
A、研究内容
B、设计规范
C、设计原则
D、设计步骤
答案:A,B,C,D
1、街区分级模式的优势有哪些
A、街坊面积小,邻里交往机会多
B、路网结构密,与外部联系性强
C、与城市联系度高,综合性强
D、居住单位小,便于管理
答案:街坊面积小,邻里交往机会多路网结构密,与外部联系性强与城市联系度高,综合性强居住单位小,便于管理
2、邻里中心是西方居住区发展中的重要模式阶段
A:对 B:错
答案:错
3、街区制的城市界面系统特征有哪些?
A、小街区
B、窄断面
C、打开居住区围墙
D、密路网
答案:小街区
窄断面
密路网
4、2016年2月6号,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提升街区路网结构。
答案:错误
5、以下选项不属于居住区发展未来趋向的是
A.生态化
B.集约化
C.封闭化
D.智能化
答案:C
6、以下对佩里的邻里单位规划规划原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A、邻里单位四周为城市道路包围,城市道路过邻里单位内部
B、以小学的合理规模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8000人,3500—4000人。)
C、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
D、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公里)
答案:A
7、邻里单位内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1500—2000人组成的社区,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替代。
A:对 B:错
答案:对
8、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指引:对于建筑设计,应以地区及城市的全局视角来审视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有效控制高度、体量、材质、色彩的使用,并与其所在区域环境相协调
答案:对
9、居住区建筑布局,应结合用地特点
A、加强群体空间设计
B、延续城市肌理
C、呼应城市界面
D、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色
答案:加强群体空间设计 延续城市肌理 呼应城市界面 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色
10、西方居住区发展的核心
A、公共空间
B、以人为本
C、邻里空间
D、文教建筑
答案:公共空间
1、以下关于“三圈一坊”涵盖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15、10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B、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C、居住组团
D、居住街坊
答案:15、10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居住街坊
2、街区尺度的约束:以居住组团为基本生活单元,同时限定了居住街坊的规模和尺度
答案:错
3、以下哪项是对10分钟生活圈描述不正确的?
A、步行距离500米
B、居住人口15000-20000人
C、住宅数量5000-8000套
D、2个10分钟生活圈=1个15分钟生活圈
答案:2个10分钟生活圈=1个15分钟生活圈
4、新标准适用范围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修改为“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
答案:错
5、居住区规划成果中分析图包括:
A、基地现状及区位关系图
B、基地地形分析图
C、规划设计分析图
D、销售定位分析图
答案:基地现状及区位关系图基地地形分析图规划设计分析图
6、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
A、居住区用地规模
B、居住区地形地貌
C、道路交通系统
D、绿化景观
答案:居住区用地规模;
居住区地形地貌;
道路交通系统;
绿化景观
7、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A、物质舒适性
B、归属感和认同感
C、安全需求
D、美学需求
答案:A,B,C,D
8、我国当代居住区划分最小的单位是
A、15分钟生活圈
B、10分钟生活圈
C、5分钟生活圈
D、居住街坊
答案:居住街坊
9、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人口规模为50000——100000人
答案:对
10、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住宅套数规模为5000——8000套
答案:对
1、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要求可以把城市居住用地分成四类。
答案:错
2、规划溢价主要涉及将有限容积率下的产品配比做到最优,既能够满足尽量高的销售总额,又要兼顾市场保证产品的去化能力。
答案:对
3、以下不属于L-竖拼式合院的特点:
A、视线干扰
B、西晒
C、视线开阔
D、上层无视线干扰
答案:视线干扰
4、用地规模越大,就越偏向于总图模式
答案:错
5、以下属于居住区规划布局基本形式的是
A、片块式
B、隐喻式
C、莉娜
D、集约式
答案:片块式隐喻式集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