玊历1673年——“西北方的太阳正缓缓落下。”
(观前提示:世界观有一部分借鉴了《玊兽》系列小说,但90%是完全架空,即使是完全没听说过玊兽也可以入坑())
(除了地图外的图片均由@多种中队长提供,未经允许禁止二次使用。地图的制作软件为易制地图与Photoshop)
众所周知,类势力独立战争是近代以来玊兽大陆所爆发的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大战之一,几乎席卷了整个玊兽大陆(在《玊兽·外传》中提及)。
类势力独立战争是类势力复兴运动的第一阶段,持续时间为玊历1673~玊历1708年,广义上包含了五国之乱、北伐运动、统合战争、独立湾海战、东进运动等历史事件。接下来我们就将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介绍其全部过程。
国家命名法
在开始,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知识:在玊兽大陆,国家的命名都是有要求的(不愿意看的可以直接跳过)。
第一种命名方法是“主体种族-国家体制”式命名:后缀中最常见的是统一制的王国,更加集权的帝国,以及更加松散的联邦。直接隶属于王国的领土,或更独立一点的傀儡国家,都会叫做“王国领”,“帝国领”同理。“亲王国”只有“翼-亲王国”这一个,它是由历史遗留问题决定的,可以理解为与“翼王国”有极其亲密关系的国家。比如,”控-帝国“就是由控种族玊兽建立的集权帝国。此外还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制度,到时候我们再细说。
第二种命名方式是“X之XX”,如“龙之王国”“水之王国”。这种命名不太符合共识,因为它彰显了该国家对某一种族的绝对倾斜。它带有很强烈的排外性、种族性,并且这些国家的国民会对本国境外的同胞嗤之以鼻,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正宗的“纯种”。比如“龙之王国”就与后来建立的“龙-王国联合体”极其敌对。
第三种命名方式是直呼国家名,对尚未形成统一国家的游牧民族,就会直接用“北林”“凌羽”称呼。但是要注意,“圣都”并不属于这种,我们可以直接把它理解为梵蒂冈那种宗教圣城。
第四种命名方式是地理命名法,如“北方联邦”“辅西联邦”“溟河王国”等。之所以出此下策用这种命名方式,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国内种族混杂,国家建立的基础是地缘多于种族。在种族间隔离非常严重的玊兽大陆,这种国家一般很难长久,比如辅西联邦后来就被推翻。
最后,仅有个别国家不遵守以上四种命名方式,我们统称为其他命名法。如“亚渊联邦”而不是“亚渊”,“永冬联邦”而不是“永冬”,这是因为他们刚从游牧民族进化为统一制国家的缘故。“南星王国”是因为以前的“星-王国”南北分裂了。但“新国”“京关”“统一城邦联合体”这些国家的命名理论上就非常不符合规范了,应该打他们的屁股()
国家背景

在之前短短百年间,在玊兽大陆的西北方,由异属性玊兽建立的王国通过各种手段兼并附近的小王国,最终形成了叱咤风云的异-联合王国。现任国王为新即位的蒂幻,巨大的野心让他匆忙插手东南。虽然他让溟河王国与类-北方联邦基本臣服,但是却并没有注意到军事力量的上升,从而带来的政治外交孤立。与控-帝国的友好协约宛如一张废纸,辅-王国也不是省油的灯……最致命的是,长期的四处征战让国内矛盾加剧,蒂幻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而玊兽大陆的老霸主,则是坐据西南的控-帝国。它有着吞下西-王国的野心,同时也绝对掌控着自己的两块帝国领。控-帝国自己想要颠覆异-联合王国,两湾帝国领也窥伺着类-南方联邦在独立湾的群岛。深居简出的帝国皇帝金啻,在纷争的尘土中看破一切,仿佛操纵棋子般改变着天下的局势。
西-王国本应是玊兽大陆的列强之一,却不幸夹在了两大最强国的中间,被基本独立于玊兽大陆的最西边。控-帝国已经开始逐步蚕食濯河的西岸,国王虽然深知这是最后一道天堑,却也对前途黑暗的国运无可奈何。若问若隐若现的突破口,唯有异-王国境内的西族百姓了。国王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他期盼着改变一切的起义,就这样期盼了二十年……
两湾帝国领虽然是控-帝国的傀儡国,却拥有不小的实力。它不断东进南下,压榨着类族百姓的生存空间。它的首要目标是类-北方联邦,南方联邦在独立湾的群岛也在它的目标之中。后续它对南方联邦的敌对行为,间接促使着其与大陆合作。
控东帝国领的存在完全是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时机成熟,帝国将会毫不犹豫地直接将其吞并。因此它在大部分问题上都持消极态度,开摆()
溟河王国是一个典型的地缘国家,由于国内异族百姓稍占多数,也是因为西北方与联合王国直接接壤所带来的压力,这个国家在外交上更偏向于异-联合王国一点。虽然它作为中介,在帮助联合王国控制类-北方联邦的同时也窥伺着北方联邦。但与帝国领不同,它并非忠心耿耿,它用阴奉阳违的笑容成功欺骗了蒂幻。
类-北方联邦是历史上首个诞生的类种族统一制国家,但是却禁不住西、西北、北三方进攻,最终沦落为了对内压榨百姓、对外亲和异族的走狗政府,国内民众愤然。西部国土因为靠近大国较为富有,东部国土则仿佛一个装满火药的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目前国内支持人数最多的民间组织为“类势力复国运动”组织,该组织立志于建立一个独立的(甚至是大一统的)类势力国家,因此特别注意拉拢邻近的其他国家。
类-南方联邦国力并非弱小,然而陆军极其逊色,科技点都点到了海军上。它一直以来维持着独立湾的霸权,然而,自从两湾帝国领开始南下,南方联邦的海上霸权就一直受到挑战(它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步,便是西面亚渊联邦与永冬联邦的崛起)。作为一个比较强大的岛国,它本并不想过多插手大陆。然而众列强对它的一步步施压,甚至是对两联邦的援助,却让它越发接近东南诸国。
亚渊联邦与永冬联邦在不久前还是游牧部落,在接受控-帝国的扶持后,成为了一个亲帝国的简易政府。虽然生产力并不高,但是他们的对手只有一个:陆军同样菜的南方联邦。再加上他们的原住民BUFF加成,使得他们在与南方联邦的对峙中并不处于下风。
南星王国是原来星-王国南北分裂后的产物,星族民众依旧做着他们祖先横扫大陆的美梦。然而冷酷的现实却摆在眼前,现如今的南星王国只能通过保持中立,以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但面对两湾帝国领越发显露的虎牙,国王也不知道短暂的和平将持续到何时为止。
水之王国是东南诸国中最强的一个国家,它得益于祖先“水之王子”的庇护,依靠自己国民强劲的种族能力屹立东南。虽然民众们十分自豪与骄傲,但非常乐意向承认他们强大的邻居施以援手,因此与北方的“类-王国”关系不错。相对的,他们对东方的新国就会恶语相向。
新国之所以取名为“新”,就是因为民众叛族离宗,完全抛弃了自己“类种族”的标签。它是一个完全倒向控-帝国或异-联合王国的小国,通过一系列的文化革新让自己的国民疯狂起来,相信自己其实是“高贵的控/异族”。但它实力软弱却爱出风头的行为,就像在热锅上跳舞的蚂蚁,总有一天会迎来它的结局。
类-王国是热衷于统一东南类势力的一个国家,它有野心,也有实力。通过几十年一系列的改革,它已经积攒了发动战争所需要的底气与民心。它也经常作为联系者,往返于类势力复国运动组织、水之王国、南星王国,甚至是辅-王国。为了实现大一统的愿景,它的首要目标便是东方的京关与统一城邦联合体。它的军队已经集结到了边境,正如国王所言:“此时此刻,剑已出鞘!”
京关与统一城邦联合体都是新生代出现的国家,它们虽然不像新国那样偏激,却也希望保持自己国家的独立,甚至是类势力的割裂。这无可调和的矛盾让他们与类-王国对立,最后在无可奈何下选择与新国结盟。但事实上,直到最后一刻他们也没放弃对和平的争取。
沙岩-联合王国由沙-王国(沙国)与岩-王国(岩国)共同组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自从远古以来它的体量就不大,直到现在它也属于“偏弱国”之列。但这并不妨碍它有着蠢蠢欲动的心,尤其是当它南方硕大的邻居——北方联盟陷入混乱时,它已经准备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
辅西联邦的名字其实彰明了它的政治立场,作为一个内部混乱的小国,它的领导人只能依附于强大的邻居——辅-王国。作为地缘国家,他的北部主要由北玄族构成,也是分裂势力最为严重的地区。南部也希望独立出去,成立一个全新的联邦。东部更是想要并入辅-王国。就这样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国,在国际会议中只能任君宰割,最后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辅-王国事实上是玊兽大陆第三大强国,但它和异-联合王国一样都是新生的国家。与蒂幻不同,辅-王国的女王——瑰华非常懂得制衡之道。因此王国有着非常好的外交环境,同时也有着能把国际会议桌上瓜分文件落实的实力。
南林王国与龙之王国需要提防辅-王国,而南林王国更是如此——它的南方三郡独立呼声高涨,几乎不可遏制地即将并入辅-王国。北方也有一郡希望并入龙之王国。南林王国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或者说国运的十字路口——要么存活下去,要么在这个地图上彻底消失。
翼-帝国与翼-王国在翼羽岛上已经互相攻伐了几百年之久,在这几百年里他们对大陆不管不问,只是致力于将对方彻底消灭。他们似乎已经遗忘了对方是自己同胞的事实,而岛外的势力也惮于山高路远,懒于插手复杂的两国纷争。在这中间,实在倦于厮杀的王国北方民众在某日独立,成立了现在的北方联邦。虽然北方联邦不想陷入战争,但在这个崇尚武力的岛上,依旧被王国视为眼中钉。在王国北方三郡要求并入北方联邦的呼声传入耳后,是拯救更多的百姓而与王国彻底决裂,还是维持现状对同胞见死不救,成为了北方联邦最重要的问题。
圣都即教宗国,不屑于参与世俗事务。
在下一章,我们将会见证类势力复国运动的正式独立,以及类-王国向东南三国的正式宣战!异-联合王国内部矛盾无法调和,翼-帝国与北方联邦暂时联盟……
“我们完全不需要惧怕我们北方的邻居,西北方的太阳正缓缓落下。”
——玊历1673年金啻于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