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94)

2022-12-31 10:4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94)“从一定的观点看来,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区别,好像是幻想的。相对的剩余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它要把劳动日绝对延长到劳动者自身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以上。绝对的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要有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使必要劳动时间限为劳动日的一部分。”[1]这一段话怎样解释?


  我们先谈相对剩余价値也是绝对的。以下图为例来说明:

  假定原来的劳动日为十二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六小时,后来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由原来的六小时缩短到四小时,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就由原来的六小时增加到八小时。这种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但是我们又知道,把劳动日绝对延长到劳动者自身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可见,这两小时的剩余劳动时间,既是十二小时劳动日内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加(这是相对剩余价值),同时也是现在的四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绝对延长(这是绝对剩余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都是增加二小时剩余劳动时间)是没有区别的。从这个观点来看,即从把劳动日超对延长到劳动者自身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以上这个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相对剩余价值也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尽管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但它同样是把劳动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时间以外。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相对剩余价值也是绝对的。

  其次,我们再谈绝对剩余价值也是相对的。以下图为例来说明: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定劳动日为十二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六小时。我们知道,在六小时的必要劳动时间以外,把劳动日延长到十二小时,就会有六小时的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创造六小时的剩余价值。这种把劳动日绝对延长到劳动者自身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得限制为劳动日的一部分为前提的。因为如果劳动者把全部的时间都去用来生产为他自身及其家属的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那末,就不会有任何的剩余劳动时间可供剥削者榨取。同时我们又知道,用这种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可见,这六小时的剩余劳动时间,既是六小时的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绝对延长(这是绝对剩余价值),同时也是十二小时劳动日内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加(这是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都是增加的六小时剩余劳动时间)是没有区别的。从这个观点来君,即从劳动在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得限制为劳动目的一部分这个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绝对剩余价值也是相对的。也就是证,施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必须要以一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这样,才有可能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劳动日的一部分,剩余劳动时间也才有可能相对地存在。所以,从相对的角度看来,绝对剩余价值也是相对的。

  总之,以上所谈的是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统一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虽然是有区别的,但从一定的观点来看,它们又是同一的。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627页。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9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