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笔记: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第2版)
富尔顿演说[南开大学2022年研;辽宁大学2019年研]
富尔顿演说,又称为铁幕演说,是指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时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演说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富尔顿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为杜鲁门主义的公开出笼作了舆论准备。
卡特主义[同济大学2019年研]
【答案】
卡特主义是指美国总统卡特为反对苏联入侵波斯湾地区而提出的一种战略。卡特声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声明被称作卡特主义。主要内容包括:①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美国要保持自己的目标,追求国家的最大利益:保护美国人质的生命安全并尽可能得到释放;迎接来自苏联军事实力的挑战和寻求解决分歧的途径。他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和平的最严重的威胁。②卡特主义强调地区性安全结构。卡特宣布“我们准备同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建立一个相互协作的安全结构,这种结构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然而却都能巩固所有国家的独立、安全和繁荣”。卡特主义表明美国把它所关心的三个安全地带,即西欧、中东和远东联结起来了。③卡特政府决心扩充军力,调整核战略。卡特政府为了加强军事实力,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包括:增加军费开支;停止履行竞选时要从韩国撤出地面部队的许诺;增加出售军火。
国际联盟[国际关系学院2022年研]
【答案】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根据1919年巴黎和会上通过的《国际联盟盟约》,于1920年1月成立。相继加入的国家有63个,后有18个国家先后退出或被逐出。美国为倡议国之一,后因国会未批准而未参加。国联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目的,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巩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主要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总部在日内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无形中瓦解,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
简答题:十四点计划的内容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同济大学2019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相关试题:简述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厦门大学2022年研]
【答案】
十四点计划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提出的关于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
(1)十四点计划的具体内容
十四点计划具体包括:
①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
②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
③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④裁军和限制军备;
⑤公道地处置殖民地;
⑥归还被占领的俄国土地,由世界各国协助解决俄国问题,使之自由、独立地解决自身政治发展;
⑦恢复比利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⑧阿尔萨斯-洛林以及其他被占领土归还法国;
⑨根据民族分布线修正意大利疆界;
⑩允许奥匈境内各族自治;
⑪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的领土应予以恢复,塞尔维亚应取得出海口,巴尔干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应由国际保证;
⑫土耳其境内各民族应予自治,达达尼尔海峡国际化;
⑬建立独立的大波兰;
⑭建立国际联合机构。
(2)十四点计划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①十四点纲领代表了新兴的美国对世界秩序的基本构想,同时它所提出的“民族自决”“裁减军备”和“杜绝秘密外交”等也反映了时代要求,同世界人民的正义呼声有某种一致性。
②美国的“十四点”纲领并未得到欧洲盟友的认同。英法等国在战争中遭到如此巨大的损失,不甘心由美国来指手画脚。但毕竟实力不如美国,加之结束战争及战后欧洲的重建均须仰仗美国,协约国最终还是同意以“十四点”作为对德和谈的基础。
联合国对于国际事务稳定和平的作用体现在哪里?[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研]
联合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和广泛原则的国际组织。它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为宗旨,制定了平等、善意、和平、非暴力、协作、世界、不干涉内政等七大原则,第一次以国际公法的形式赋予中小国家和大国同等的发展权利。因此,联合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维护世界和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解决民族和种族冲突、领土争端、宗教矛盾和世界共同面临的政治经济问题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可以说,对于当今世界的和平和繁荣,联合国功不可没。总之,联合国历经时代剧烈变化的考验,逐渐走向成熟,拥有190个成员国的联合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真正的全球性组织。在维和方面,1992年6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就联合国在新时期促进和平问题提出了举世瞩目的《和平纲领》,即和平行动新概念。要求在紧张局势转变为冲突之前就予以缓解,实施预防性外交,必要时可动用武力,以防患于未然。在预防冲突与维持和平之间,联合国担负着设法使敌对双方达成和平协议的责任,还负有在冲突后缔造和平的新使命。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和平纲领》的感召下,愈来愈频繁地踏上征途。冷战结束后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比以前四十多年的总和还要多。联合国为缓解冲突、监督停火、促进谈判、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联合国在组织、监督、协调与核查选举以及裁军与军控、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重大的作用。
(2)促进各国发展
联合国主张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和宗教,加强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方面的合作,认为这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条件。联合国将是不同社会制度国际协商和合作的重要场所,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为了实现上述宗旨,联合国还规定了联合国组织和会员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互不侵犯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相助与和睦相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由54国组成,可连选连任。理事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问题,并向大会提出报告和建议;促进尊重和遵守所有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并就此提出建议;召集国际会议,讨论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并起草提交大会的公约草案等。
论述二战后,联合国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外交学院2019年研;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外交学院2015年研]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1)联合国成立的过程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召开旧金山制宪会议,讨论制定联合国宪章。1945年4月25日,旧金山制宪会议正式召开。来自50个国家(波兰因故未参加)的282名正式代表以及1726名顾问、专家及其他人员出席了会议。大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般性发言阶段,第二阶段讨论和制定宪章,第三阶段由调整委员会在不更改内容的基础上对宪章条文进行修正。《联合国宪章》以敦巴顿橡树园建议案为基础,部分条款做了修改。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2)联合国成立的作用
联合国成立以来,为实现其目标和宗旨,采取了许多行动,对当代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有弱点,走过曲折的道路,但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对国际事务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国际机构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具体表现如下:
①联合国在推动非殖民化进程中的作用。
通过一系列决议和宣言,谴责殖民主义以及与之并行的一切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使民族自觉原则得到进一步的确立和发展。1961年联合国大会建立了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作为处理一切附属领土的人民走向自治与独立事务的中心机构,在推动非殖民化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
②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
促进国际裁军,推动军备控制谈判。裁军与削减军备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步骤,也是联合国的一项重任。为了贯彻这一原则,冷战后联合国一方面通过召开联大,尤其是特别裁军联大,让国际社会提出各种军控和裁军建议及方案,使联合国成为反对和制止军备竞赛及促进裁军的大政治论坛,向军备大国施加道义和政治压力。另一方面借助已建立的一整套常设裁军机构和谈判机构,进行实际推动,取得明显的成效。
③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冷战时期联合国系统内重和平轻发展的倾向十分明显。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联合国越来越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不可分割性,因此开始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视为主要任务。一方面,通过联合国整体及内部经社理事会等相关机构的作用来协调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联合国在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援助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④联合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和广泛原则的国际组织。
它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为宗旨,制定了平等、善意、和平、非暴力、协作、世界、不干涉内政等七大原则,第一次以国际公法的形式赋予中小国家和大国同等的发展权利。但是联合国的组织和章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比较浓厚,联合国及其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篇幅有限,获取更多内容请百度曹小值真题笔记曹小值题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