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可以如何被应用于当代时尚:以汝瓷为例

传统文化可以如何被应用于当代时尚:以汝瓷为例
参与:冷芸时尚7群群友
时间:2021年10月16日
庄主:老庄-汝州-汝窑设计师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汝瓷,即汝窑瓷器,因产于汝州而得名。汝瓷源远流长,发展至宋代达到巅峰,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汝瓷为魁。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我会抛砖引玉,看看宋代美学能给今天的时尚带来怎样的灵感?
|一|
以汝瓷为例,浅谈宋代美学
1.汝瓷的经典釉色—青如天
庄主:
我从事汝瓷制作25年了,很喜欢汝瓷和传统文化,但一直感觉汝瓷和年轻人有距离。汝瓷是国家非遗项目。我是河南汝州人,汝瓷也是以地处汝州而得名。汝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官钧,哥,定,汝窑为魁。汝瓷的诞生于宋徽宗的一个梦,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汝瓷最核心的就是,天青釉色,其实之前周杰伦唱的歌《青花瓷》就是说的汝瓷。
芸友Siya:
我前几天查资料的时候,就看到网上说方文山开始就是以汝窑为原型写的,但是后面觉得用这个做歌名不合适,就改为青花瓷了。
冷芸博士:
老庄是如何开始接触瓷器的呢?
庄主:
我1996年大学毕业,本身在国营企业上班,原本想着辞职到深圳去闯荡。后来叔叔苦苦挽留就跟着他做汝瓷了。
大家都知道汝瓷吗?
芸友Siya:
我只听过这个名词,但不知道它和别的瓷器有什么不一样。
冷芸博士:
难道就是因为地区不同吗?还是视觉风格不一样?像刺绣有很多刺绣手法一样,但是最后的画风风格不一样。
芸友陈恩:
汝瓷给我的大体风格是以宋朝美学为主。简约大方,清雅为主,没有太多繁杂的工序,但颜色跟造型设计上真的在历朝历代独秀一枝。
庄主:
地名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是汝瓷所代表的那种审美。汝瓷主要是体现了仕大夫所代表的文人审美观。

冷芸博士:
看起来确实很简洁。
庄主:
我再给大家看一个宋代传世的汝瓷代表作品。


这是一个摆件。
冷芸博士:
只能装饰吗?现在还可以用吗?
庄主:
这个是酒具,可以用,特别是用来品茶,做主人杯最好,可以养杯。
芸友陈恩:
福建这边的茶盏也是很好看,我本身也是福建人,感觉平时我们用瓷器的话,很有历史感跟文化的底蕴。
庄主:
福建的建盏也是宋代的。
冷芸博士:
什么是釉水?
庄主:
瓷器里面是胎体,外面上的一层釉质。宜兴的紫砂壶就是陶,没有外面的釉质层。釉也是天然原矿的,在烧之前就像泥巴的颜色。
冷芸博士:
所以老庄刚发的图片,就是釉色吗?也是汝瓷特有的色彩?是否有这样色彩的瓷器,就是汝瓷吗?
庄主:
那是烧成后的颜色,釉色是汝瓷的一个特点。
2.汝瓷的玉质含章—面如玉
庄主:
汝瓷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表面很温润,面如玉。
冷芸博士:
怎么去具体理解这个?就和一般玉器那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庄主:
是的,非玉更胜玉。
芸友陈恩:
我印象里的汝瓷大多是青色的,有其他颜色吗?
庄主:
传世汝瓷特指“天青色的汝瓷”。现在也有其他的颜色,但都是单色釉系。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天青色汝瓷。


芸友Siya:
汝器的颜色是烧制自然形成的还是和釉水有关呢?
庄主:
汝瓷的颜色与釉水和烧成都有很大的关系。
冷芸博士:
这个颜色真漂亮。
芸友陈恩:
这个结合你说的矿物,应该跟地域也有关系。
冷芸博士:
所以,是汝州的矿物才能做汝瓷吗?
庄主:
是的,跟原产地有很大关系。汝瓷的玉质含章,面如玉。汝瓷毁于宋金战乱,到南宋就有了近有难得之感叹。明清两代景德镇都有仿烧,但都没有到宋代的水准。汝瓷表面温润也更体现文人追求内敛的性格。没有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花瓷的表面光亮,玻化感很强。
冷芸博士:
这个从视觉看上去也是内敛、简洁、温润。是不是汝瓷,都是那种类似于亚光色?
庄主:
是的,汝瓷釉层很厚。
冷芸博士:
我看到有的瓷器很薄。大概是什么瓷器?原来上下品牌就做过类似的白色瓷器。
庄主:
那个主要是景德镇的。景德镇瓷器特点追求薄和透。
芸友陈恩:
很多人都说宋朝审美领先世界1000年,我也认为最高级的审美就是要内敛要纯粹。
芸友Siya:
透是怎么体现?颜色清透?
庄主:
胎土要白,并且要很薄,釉水非常透明,特别用灯光照射就很透。
芸友陈恩:
汝瓷的青色让我想到了蒂芙尼蓝。
芸友Siya:
但天青色纯度低一些,像下过雨有雾的山的颜色。
冷芸博士:
怎么看汝瓷做得好不好?怎么看它质量的好坏呢?
庄主:
好的汝瓷器型规整,釉面均匀。
芸友陈恩:
我想问下汝瓷的价格贵不贵?感觉外国的奢侈品咬咬牙还能买得起,中国的工艺品买不起那就是真买不起。
冷芸博士:
老庄,你的汝瓷价格如何?在哪里销售呢?
庄主:
我的主人单杯价格是330元一个。第一个老庄款的瓶子660元,现在抖音上有直播。
冷芸博士:
这些价格我觉得都适中。那么制作第一个瓶子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庄主:
第一个瓶子是模具成型。
冷芸博士:
有模具?模具是什么做的?我看电视一直有个东西在转,人手在那里打造造型的?
庄主:
首先是设计制模,模具是石膏。冷老师说的是手拉胚。有模具注浆,手工拉胚,机器滚压三种成型。
冷芸博士:
设计模具,是不是造型就定型了?模具后呢?
庄主:
设计主要是设计造型,做模具时型就定好了,模具后注浆做胚然后凉干素烧,素烧之后分检,精修。
芸友孙荣浩:
釉色很正,产生了这种朦胧美。
冷芸博士:
用窑炉烧吗?要有窑炉厂吗?还是自己家也能做?
庄主:
是的,我之前都是用柴烧,现在用天然气。柴烧要三天三夜,六、七个人换班烧。
冷芸博士:
一定要有人看着?
庄主:
是的,烧成是非常关键是环节。现在烧一天就可以,比之前的要好操作很多。
芸友陈恩:
我之前看抖音有拍瓷器出窑时候的画面,太好看了,红彤彤的一片。放片叶子冲水降温,色彩一下子就出来了。
庄主:
那是刚住火。
芸友Siya:
烧一窑出来,不能用的次品有多少?怎样算是烧坏了呢?走形吗?
芸友陈恩:
应该是有气泡或者烧的颜色不正那种。
芸友孙荣浩:
出窑后还需要调整吗?
庄主:
现在我们的成品率可以做到50%,之前更低,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出窑就没办法调整。
3.汝瓷的别致美—蝉翼纹
芸友Siya:
纹路是怎么形成的呢?我感觉蝉翼纹和冰裂纹瓷器有点像。
庄主:
汝瓷的纹路是由于开片。从专业上说,瓷器出现开片其实是一个缺陷。
冷芸博士:
看上去不是刻意做上去的,但也许客人当特色。
庄主:
其实是自然形成的,当时宋徽宗非常喜欢和认可就形成了汝瓷独有的一种特色。
芸友孙荣浩:
开片的肌理可以预先设计吗?
庄主:
不能。
芸友Siya:
出现这种纹理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庄主:
汝瓷是皇帝的审美,要求工匠不惜工本,追求完美,但最终是有缺陷的一种完美。
冷芸博士:
其实这种美可能更有魅力,日本也有类似概念:残缺美。用到服装上,就是刻意做成未完工状。
庄主:
从哲学上说我们都在追求完美,但这个世界最独特的是没有完美。
芸友陈恩:
跟山水画里面留白有点相似,残缺也是一种完美。
庄主:
日本人把这种缺陷审美发展到极致了。单独说汝瓷的纹路,有蝉翼纹,鱼鳞纹,冰裂纹和柳条纹。但每种纹路都是自然的、不可控的,后来有的瓷器也有学习的。但从汝瓷开始纹路是一种独特的审美。
芸友陈恩:
既然纹路无法人为,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纹路?如何产生纹路?跟什么因素有关?
庄主:
现在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胎和釉在高温冷却的时候两个的收缩比例不同形成,主要是跟胎和釉的收缩率有关。汝瓷审美的三大要素: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
芸友Siya:
那就有可能是胎和釉的收缩率在一个某区间范围内,就会产生其中某一种的纹路吗?这样分析的话,如果想要什么样的纹路是可以在某一种条件下制造出来。
庄主:
是的,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在里面。

|二|
现代流行的国潮的本质是什么?
1.如何用现代科技与现代审美展现传统经典?
芸友陈恩:
我认为国潮是一种文化自信。
芸友孙荣浩:
我觉得国潮就是当代视觉传达的视角下,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方式。
芸友Siya:
民族文化—国货品牌—青年力量。
冷芸博士:
大家可以举例说明你们觉得可以代表中国时尚的产品或者品牌?现在有什么品牌或者产品具体运用了宋代美学的内容吗?比如汉服?
芸友陈恩:
李宁的支线中国李宁,算是国潮的代表了。
芸友Siya:
汉服不是汉代服饰的吗?
庄主:
其实原研哉对我有很大的震撼。我之前听过他的一个访谈,他说无印良品的设计都是源自于宋代美学。无印良品可以做到全球化,那么多的年轻人那么多的国家都有他的店,汝瓷有可能吗?
芸友陈恩:
宋代美学清新淡雅,我感觉杭州或者江苏那里做丝绸的品牌会更符合一些。
芸友孙荣浩:
当下的国潮其实就是不同群体的艺术风向,我自己喜欢的是传统漆艺,宋代美学里也有宋代漆艺的作品,到了现代,很多新艺术家就对宋代漆艺进行了深化。这些都是宋代理学强调精细的结果。
芸友陈恩:
日本的美学讲究极简,无印良品、优衣库或者是他们的首饰都在讲究实用,重要突出人的感受,以人为本。
庄主:
我想了解汝瓷如何时尚化呢?
芸友陈恩:
我认为汝瓷可以联名或者往实用方面走,在设计上多下功夫,多增加以人的感受为主,一切以人为准。比如说喝茶的方式,左手右手,哪几根手指握感舒适等等;喝茶时候杯口的角度如何服帖人的嘴型等等。
芸友孙荣浩:
文化影响都是相互的。首先就是成本,好的作品要大众消费起来,瓷器还是要同时出精品和大众品。
冷芸博士:
其实和中国设计师联名,找个契合点是个很好的方式。比如汉服,穿汉服喝茶,有没有可能联合在一起?
芸友陈恩:
日本人除了审美突出,另一点就是匠心品质,他们的产品不仅设计到位,质量也很优秀,不然光有设计,质量不行也走不远的。
2.中国传统经典如何用现代形式表达出来?
庄主:
汝瓷如果用现代的审美和技术来表达是怎样的呢?
芸友孙荣浩:
我觉得是礼盒,以及影视作品带货。大众看到用瓷器很高雅,就会推动一种消费瓷器的文化。
芸友陈恩:
礼盒是个不错的方式,还有一种就是增加用户体验,类似先试用再购买,或者培养用户的习惯,类似瑞幸。
冷芸博士:
问题是,大家都在拼价格,瓷器能拼价格吗?
芸友陈恩:
例如普通的饮水杯或者餐具,往餐具方向也是不错的选择。我觉得餐盘很好,因为使用的范围也广。而且一般厨房都是女生做,她们的分享欲很足,也能进一步可以拓展曝光率,前提是产品好看,质量不错。简言之就是一般人觉得能消费得起也愿意消费的产品。
芸友孙荣浩:
时尚其实属于短时间的风尚,要让瓷器时尚就需要成批量的制作,紧跟时代潮流,从造型颜色,图案都要做出很多来。
庄主:
我想在设计上可以主要突出汝瓷的一个特点来表现,也可以借助现代机器批量化。
芸友陈恩:
其实不用跟随潮流,因为汝瓷本身就是经历过几千年的沧桑,使用它就是一种象征,一种品质,一种经典。就像香奈儿、纪梵希这样的品牌,他们不需要对品牌做出重大改变,维持自身的特点跟氛围就是最大的资本。
庄主:
这样是否会限制了汝瓷的发展?我们的用户都是成年人为主。
芸友陈恩:
我是觉得不会,因为外国人对于中国的瓷器很看重,瓷器的英文就是小写的china,瓷器就代表了中国。
芸友孙荣浩:
其实我觉得就是把展示瓷器和实用分开。
芸友陈恩:
能消费得起汝瓷的肯定是成年人。其实只要把一部分核心人群伺候好了就是一块很大的市场。
庄主:
给年轻人的感觉就是汝瓷都是四十来岁人才会喜欢花钱买的。
芸友陈恩:
我认为不需要全年龄段的人都认可,这点和我最近研究的非遗课题有点像,那个是铜器。两者共同点就是,都是作为以前的生活必须品,因为以前是瓷器和铜器作为生活工具,现在都被替代了。这个西关打铜现在除了做铜器的工艺品本身之外,他们还把铜器创新,以前是做锅碗瓢盆,现在还做饰品,还有就是做轻饮食。我很喜欢瓷器,只是我不会鉴别,而且老实说,在我眼里,我不觉得瓷器像中年人用的东西,我只是觉得我消费不起。我觉得也可以跟高端餐厅合作,因为一般能去高档餐厅消费的人,也是你的目标群体。你让高档餐厅用你的整套餐具。他们的审美相比于普通人而言更高级也能理解价格,更关键的是愿意消费。
庄主:
我自己专注于全手工,做精品,但市场做着挺难的。
芸友孙荣浩:
是的,做精品一定要和大机构合作,南京这边出名是高淳陶瓷。
庄主:
但如何兼顾市场和情怀?如何让更多的人喜欢?这样汝瓷才能传承得更好,发展得更大。
芸友陈恩:
这就好比我们看不到劳斯莱斯的广告,不是因为它不做广告,而是因为它广告的地方我们普通人看不到而已。
所以还是做品牌,靠品牌宣传引入资本,也只有这样了。你可以参考下85度C,创立品牌,聘请业内有声誉的高级师傅来打造单品宣传,找准品牌定位,主打性价比,五星级西点师傅+五星级糕点+只要五星级一半的价格=最终产品。
庄主:
如何让客户知道你的性价比很高?
冷芸博士:
教育+宣传。你能把自己的产品,工艺和定价解释清楚了,自然就说服了顾客。营销是个说服的过程,就像你今天给我们解释的过程,这个价格我们就都觉得值得了。
芸友陈恩:
我是95后,我能承受茶具单杯或者餐盘这类的范围大概在100到400左右,我愿意尝试。其他人的话我就不知道了,至少在这个范围内我愿意买些尝试下,相当于入门。也许以后更喜欢,自然就会多掏钱。

庄主总结
一、以汝瓷为例,浅谈宋代美学
1.汝瓷的经典釉色—青如天汝瓷的诞生于宋徽宗的一个梦,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汝瓷最核心的就是,天青釉色,其实之前周杰伦唱的歌《青花瓷》就是说的汝瓷。
2.汝瓷的玉质含章—面如玉
非玉更胜玉,传世汝瓷特指,天青色的汝瓷。现在也有其他的颜色,但都是单色釉系。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天青色汝瓷。汝瓷表面温润也更体现文人追求内敛的性格,没有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花瓷的表面光亮,玻化感很强。
3.汝瓷的别致美—蝉翼纹
汝瓷的纹路是由于开片。从专业上说,瓷器出现开片其实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缺陷。汝瓷是皇帝的审美,当时宋徽宗非常喜欢和认可就形成了汝瓷独有的一种特色,并要求工匠不惜工本,追求完美,但最终是有缺陷的一种完美。
现在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胎和釉在高温冷却的时候两个的收缩比例不同形成,主要是跟胎和釉的收缩率有关。汝瓷审美的三大要素: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
二、现代流行的国潮的本质是什么?
1.如何用现代科技与现代审美展现传统经典?
有芸友认为汝瓷可以联名或者往实用方面走,在设计上多下功夫,多增加以人的感受为主,一切以人为准。比如说在喝茶的方式上,分左手右手,哪几根手指握感舒适等等;喝茶时候杯口的角度如何服帖人的嘴型等等。也有芸友认为文化影响都是相互的,首先就是成本,好的作品要大众消费起来,瓷器还是要同时出精品和大众品。
2.中国传统经典如何用现代形式表达出来?
礼盒是个不错的方式,以及影视作品带货。大众看到用瓷器很高雅,就会推动一种消费瓷器的文化。还可以增加用户体验,类似先试用再购买,或者培养用户的习惯,比如瑞幸。并且产品不用跟随潮流,因为汝瓷本身就是经历过几千年的沧桑,使用它就是一种象征,一种品质,一种经典。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