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通巢可有期——漫画党杂谈《索玛丽与森林之神》


这份焦躁不安,是从何而来
仿佛将脸埋进洗净的毛巾里
百鸟啼鸣,奏出清晨的旋律
眼前的道路,仿佛永无止境
大手牵小手,指掌相连
寒夜中彼此依靠
在星空之下安眠
看看餐桌那头的笑容
与你一同前往天涯海角
该说感谢的人是我

如果说我会看《石纪元》是个偶然,那看到本作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当初首次下载追追漫画时,我在日漫表里漫无目的地搜索,发现了这部漫画的封面,我当时被精致的画风和透露出的“异世界”背景吸引了,加上我看漫画速度比较快花不了多少时间就点进去看了看,当时追追漫画只有19集,我看完后就去了dm之家搜索,当时还没有下架,就一口气看完了连载的34话。
本作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看到了多部作品的影子,主人公有限的寿命俨然是《可塑性记忆》与《暗杀教室》的再现:

又从格雷姆和索玛丽的父女式相处看到了《白兔糖》的影子:

而优秀的异世界设定,又延续了《来自深渊》与《末日三问》的风格:

在得知动画制作组还真就曾经制作过《末日三问》时,我又感到一阵激动,要知道,末日三问最吸引我的就是它每一集都在大幅度进行的世界观构造,而本作漫画精致无比的画风在动画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还原:


如此之多的优秀作品的特点组合在一起,就已经保证了本作的质量,而它作为一部注定要经历离别的潜在催泪番,又是以此为补番主线的我迟早会看的。类似的上述作品,都曾经给我带来过很多的感动,我并不很追求感官刺激,但是很热衷于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情感的宣泄。
其实我一开始原拟的标题是“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并打算用同名小说内容作为引子从父爱角度来评价本作,不过在我于去年年底看完《妖精的旋律》后,联想起本作的内容,最终挑选了“乌鹊通巢”这个比喻和异类和睦相处的成语并搭配上了一句“可有期”的疑问作为标题。
本作和《末日三问》一样是一个人类文明衰退后由异族主导的世界观,但前者(至少动画里)并无多少种族隔阂的描写(仅在第五集出现了一个很快被解决的组织),而后者却自始至终贯穿着异族之间的隔阂。
很久以前,小魔女菲奥多拉偶遇人类,并很自来熟地询问种族结果却引起了村民的戒备,好在被先代森林守护人哈莱索解围:


但人形的人外魔女能够幸存,非人形的双头兽却只能遭到残杀,参与人中甚至还有与菲奥多拉关系甚好的女孩:

最终菲奥多拉只能出逃,并将这段经历封印在口传中,期望能够在未来可能的岁月中化解隔阂,然而这个故事却最终传了出去:

一开始双方以友好的方式往来,但却逐渐因为个体上的差异而造成了隔阂乃至演变成了两族之间的战争(我是把本作里除人类以外的群体算作一个种族,在人外之间几乎没有过什么种族纠纷,其他异族之间往来已久,所以小魔女当初也很自来熟地问村里人是哪个种族,而人类长期与其他种族脱离所以难以面对新物种),人类因此而沦为了被迫害的对象:

在以前的《来自新世界》、《妖精的旋律》等作品里,造成故事主要矛盾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这种差异,这其实不完全是因为人类的自大,作者在这里想表现的应该更多是不同族群间对于与自身情况不同个体的不信任感;而在真实历史上,因为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冲突,不知凡几。
而遭遇杀戮陷入饥荒的人类海特拉为了活命,和家人吃掉了哈比族少女鸟佐伊的母亲,想要融入异族,结果造成妻女并死自己伤残的悲剧,于是他出于愧疚收养了年幼的鸟佐伊:

然而和大多数同类型的催泪动画一样,本作在黑暗的背景下,又从不否认人性中的善。本作既致郁,也治愈。
那位与菲奥多拉相处甚佳的女孩,在得知了对方的非人身份后,仍能表现出友人离去的不舍:

这条人外与人类之间的友情线,甚至贯穿到了千年后的现在,她的后代仍能与异族相处,这或许会在未来成为一个破局关键,抑或只是另一场悲剧的开端?

鸟佐伊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并愿意与海特拉一起开拓未来:

身为异族的静野即使知道了索玛丽的真实身份,也仍愿意伸出橄榄枝:

当然,本作在感情方面最突出的,无疑是父女间的亲情:

这份亲情也存在于各种生命之间:

一天天成长的女儿与一年年老去的父亲,我们也可以从中再次感受到CLANNAD中的不朽名句:

索玛丽与格雷姆,他们最终的结局会如何呢?
受到多部催泪番的“洗礼”,我养成了这样的一种看番观念,在事件上唯结果论,一个好的结局能抵消之前的一切悲伤;在人物上唯过程论,如果避免不了一个角色的离去,与其一直挂念难过,倒不如好好关心角色生前所做的一切,正所谓“向死而生”,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从横向上拓宽生命,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
踏过千山万水,览遍悲欢离合,希望等到最后的时刻到来时,还能流着泪微笑着说一声

PS.其实我当初下载追追漫画的原因是在b站评论区中看到有人说里面有《(你们自己看吧)》的漫画版(虽然我早在入宅期就看过了),结果当时直接搜没出来,后来搜《Fate》时却看到了,很好奇这两部作品有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