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问题:一.什么是历史学? 二.怎么研究历史学?
什么是历史学?(3-7)
历史学研究的是人和人的活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历史学是人认识自我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为什么研究人?原因:一.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自我的精神和理性的追求。二.历史的活动主体是人。三.人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种桥梁,历史是人们对过去的事情的一种看法和思考,从历史中得到的看法,可以锻炼人的思辨,从而影响当下社会价值观。
历史不等于历史学
历史是当代史,是我们主观世界里一种唯心的存在。(角度:过去的事情和情感在我们的思维里的一种重现)
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的出发点——是谈论今天或者今后的一些历史学家的看法
怎么研究历史学?(研究历史学的基本方法,9-36)
历史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
中国传统史学形成了以考据为主的一种思想学派,即考据学派。
考据的核心要求考据的文献必须忠实于它所在的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况。
修史分私人修史和官方修史(唐代以后)
乾嘉考据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对文献本身进行整理。(清代以考据学为核心,精神上表现为求真.求实)
文献是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和途径。(通过文献学求得历史相貌的真实)
如何做到历史学的求真求实?通过文献。
以乾嘉考据学(朴学)为代表的史学代表的基本精神就是要追求历史原貌。
考据学的核心内容和追求是什么?
中西方使用的理论工具不同
西方社会科学强调理论,中国古人重视辞章.义理和考据。(义理——理论,认识问题的一种思路)
西方社会科学强调理论不等于辞章.义理和考据
从汉朝开始以后在中国传统社会出现了对社会历史发展或者对古代经典文献的一种解读,形成一种理论认知的经学。(经学是儒家思想流派的代表作品;经学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古文经学——对儒家传统经典比较本分的进行解释,不加以发挥。
今文经学——根据当前的环境和现实的条件进行阐发,根据儒家经典的基本精神,可以发扬光大。
在宋代,朱熹从儒家思想出发,来阐明当时君主治理的思想,由此出现了理学(新儒学)
辞章——是对自己文章的修饰.表达
辞章是表达的形式;义理是阐发的理论;考据是对面貌的追求
西方社会科学和中国传统历史考据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季羡林——中国传统的学术和西方的学术明显不同:中国传统学术讲究整体,东方传统学术是一个整体感,特别是天人合一,或者是整个综合性质的,是中国传统学术比较注重的;西方是一个解剖。是个分解。
20世纪,西方社会科学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冲击和影响。
西方社会科学是实验的,是科学通过一个实验来证实的。
从历史学到历史科学的变化在中国是近代以来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起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史学观,根据客观的现象来总结现象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法则,同时它又是辩证的.发展的.变化的。
辩证的——人类历史本身并不是平序间渐进的(是发展的.变化的,从低级向中级,向高级发展,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变化,需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它)
西方社会科学可概括为现代社会科学,现代社会科学的核心是人或者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于从原始社会向高级发展。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潮和思想,前提:现代社会的对人类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