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友邦社工︱被黑夜吻过的卓玛花
讲述者:友邦社工泽王初
撰稿人:阿卿
这个故事来自前不久认识的一位小朋友,一个温柔而平凡的小女孩。
她的名字叫**卓玛,今年五岁了,住在壤塘县吾依乡壤古村。“卓玛”在藏语中是“度母”的意思,象征着一个很美丽的女神,也是藏族对女子的称呼。如果能正常长大的卓玛,大概也能出落成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的标致美人,但忽如其来的打击是沉重的。
卓玛爸爸跟我讲,有段时间孩子开始长小水痘,但家里人都没太重视,只当是小孩子嘛,总是喜欢扣扣痒痒,很正常。但慢慢地,疑似小小的水痘开始扩散,手上、身上、脖子上、脸上……
渐渐地,水痘扣烂的疤覆盖了卓玛大半的脸。
渐渐地,孩子的视线开始变得模糊了。
春光明媚,可是她的眼睛里还留的是夜晚的星星。
卓玛家里只有三口人,除了牧业的微薄收入以外,只能仰赖国家的低保以及其余惠民政策。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家里人毅然选择带着小小的卓玛四处寻医,从家乡县城辗转到州府马尔康、从州府又跑到省会成都,问遍大大小小的医馆,都没有结果,只生出无限悲凉。
她本该只是那么多五岁小女孩中最普通的一位;她本该笑起来比阳光还要灿烂;她本该活泼地和朋友玩耍;她本该开启自己的绚丽人生;本该,有很多的本该。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脸颊上如花如藤蔓般攀援而上的黑色的疤痕,会让她遭受更多异样地审视和打量。后天性视力残疾则意味着她需要习惯与漫长的黑暗独处,并为之放弃学业。
幸好,还有很多人一起陪伴着这朵被黑夜吻过的卓玛花。
而我只是其中之一。我仅作为友邦社工的一份子,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光,然后用尽全力去拥抱花开的方向。
奈何人力有限。
我所眼见的世界里,有更多的孩子和成年人,因为外在肢体的缺陷而陷入泥淖,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各样的歧视、讥笑、讽刺和谩骂。失明的人被叫做“瞎子”、失聪的人被叫做“聋子”、甚至还有人说“哑巴”是因为上辈子嘴太毒而遭到的报应……生理上的残疾已经使他们的心背负了沉重的枷锁,那些不解和嘲笑若再铺天盖地漫涌而来,久而久之,言语就会把人的心杀死了,将他们变得孤僻、内向、敏感、多疑,甚至对陌生人充满敌意。
上天给了我们一副健全的体魄,让我们做任何事会比这些孩子轻松很多,但这不是我们高人一等的理由。教育的本质应当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需要做的是怀抱平等与善意,保持自由与包容,谨记感恩与尊重,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感受生命的美好!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可以尽情想象那样的未来。
就算家里再困难,卓玛爸爸还是会带着卓玛到处看病。
社会各界人士都积极献出爱心,帮助治疗。
小姑娘还是怯生生的样子,害羞到脸红却也笑得正好看,接下你递来的糖。
只要有一线希望没有人会放弃。
既生而有翼。
何惧前方路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