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念最后一场纯洁的雨》

2023-08-28 00:59 作者:camellia206334  | 我要投稿

纪念最后一场纯洁的雨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两天,昨天和今天。洁净的雨水落在伞面上,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我站在廊下,看着不断地雨丝从天空垂下,感受着夹杂着水滴的清凉的风。

“这样好的雨,怕是很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见了。”

我回忆着少时同伙伴在雨天打闹的场景。我们会穿着雨衣,拖着凉鞋,踩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坑,任由雨水溅到腿上。我们会将手从伞下伸出,感受凉丝丝的雨滴。我们会顶着随便的能遮雨的什么东西,一路狂奔回家,最终还是无法避免得湿了衣服。

我怕我今后再想到雨时,只有恐惧和躲藏,再无欢快与畅然。

我怕这雨来自不纯洁的大海。

我怕这雨会带来不属于这里的威胁。

我更怕人类的自私与冷漠,妥协与麻木,会影响这几十亿年来所形成的规律。

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莫不是忘记了曾经的惨痛教训。才37年,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惨痛教训,便已经被人忘记了吗?

回忆往昔,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其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放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它以极短的时间传播,以势不可挡姿态席卷着大地,威胁着附近安宁生活中的居民。31人因巨量辐射当场死亡,320万受到超量辐射的人有17万在事故发生后十年内死亡。

其影响时间之久,至今依旧未摆脱其影响。灾难过后的二十年,一切来自切诺贝利的食物制造、运输、消费受到限制。大量的儿童因喝了碘-131所污染的牛奶,患甲状腺癌的比例上升;人类染色体及基因受到辐射影响,畸形儿比例上升;白内障和心血管疾病受其影响较大;45岁女性患乳腺癌的案例亦有所上升。卫生单位预测在未来的70年间,受到5–12艾贝克辐射而导致癌症的人,比例将会上升2%。并且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其影响范围之广,涉及两个大洲。在当地,共有135,000人撤离家园,其中约有50,000人是居住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普里皮亚季镇居民。乌克兰共有250多万人因切尔诺贝利而身患各种疾病,其中包括47.3多万名儿童。乌克兰数万亩良田遭到污染,当地大量动物死亡,树种对干旱环境抵抗能力下降。这些辐射蔓延到了大量地区。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典,芬兰,立陶宛和波兰的某些地区,野味〔包括野猪、鹿等〕,野生蘑菇,浆果以及从湖里打捞的食肉鱼类的铯-137含量达到每千克几千贝克。在德国一些野生蘑菇的铯-137含量甚至达到了40,000贝克/千克。按照2006年TORCH报告,这些地区的平均水平约为6,800贝克/千克,是欧盟规定的600贝克/千克的10倍以上。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

这次灾难的起因尚未明确,但大体是因为期初能量输出速率降低过快,导致裂变产品氙-135增加,加上控制棒的不规范使用。无论如何,这场灾难毋庸置疑带给人们不可估量的伤害,同时,也警告着人们核污染的危害之大。色彩缤纷的天空下,是一片死寂的大地,没有生命,没有活力。极致能源开发的背后,是对自然的伤害与不尊重。幸存之人的美好生活,也是无数人拼上性命抢回来的。有什么人或什么理由,能用核污染来毁灭来之不易的美好,打破上亿年来运营的生态的平衡。

雨下到现在,已经停了。漆黑的夜里,只能听见一片蝉鸣声。我深知自己力量渺小,面对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力不从心。所以在时代潮流中,我选择改变自己,顺应时代发展。同样,面对已有上亿年历史的地球,人类的历史,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尊重自然,顺应其发展规律。浩瀚历史长河中,发展是必然的,但应遵守规则,顺应自然,方才能走得长久。

狂风暴雨中人少的那路并不一定好走,虽然看起来好像畅通无阻,但往往暗含更大的危险。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能再看到今日廊下的雨滴,纯洁而美好。

 

2023年8月28日

 HL

 

 

 

 

 

 


《纪念最后一场纯洁的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