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海洋工作组对《岛礁水域生物资源调查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
近日,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了《岛礁水域生物资源调查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集意见。作为全国一级学会、以及37年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对此高度重视。中国绿发会海洋工作组积极响应号召,献言献策,经组织认真研究,现提出以下4条建议:
图源: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官网 1.建议在本技术规范中“体现珊瑚作为水生动物的属性,并进行约定”。第1章的技术范围指名包括珊瑚礁海域,但是没有把珊瑚作为一种水生生物资源列入调查,也没有说明为何不调查,具有重大的缺陷。农业农村部已经把珊瑚作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来管理。虽然原国家海洋局有珊瑚礁调查规范,该规范是行业规范,它把珊瑚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属性进行调查和管理,而不是水生动物属性来管理。 2.建议在第10章的调查要素中增加“珊瑚”。在潮下带调查内容中,该规范仅仅包含海藻床和海草床,而事实还包括珊瑚。 3.此外,文中还有漏字,建议第1章的技术范围中的“潮下带生物调”修改为“潮下带生物调查”,完整表述为“本文件规定了岛礁水域生物资源调查的一般规定、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游泳动物、小型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潮下带生物调查和渔业生产统计调查的技术要求”。 4.建议在第9章的潮间带生物调查中增加“红树林及其它盐生植物”。在潮间带的生物调查中,忽略了红树林及其它盐生植物,却没有做说明。 整理/Sherry 审核/绿茵编/angel 相关阅读: 徐艳君.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期刊顾问詹姆斯·克雷布教授获IUCN珊瑚专家组大奖.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第1卷第4期. 2022年3月. ISSN2749-9065 马勇、秦秀芳.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应践行“生态恢复”理念.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5期,2022年4月,ISSN2749-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