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制】问答:对奥地利学派的反对意见(第三个问题)

2021-01-24 22:33 作者:莱茵河自动化控制affair  | 我要投稿


问题三:价值是不可度量的吗?价值是基于主观评价而非客观事实吗?

问答三:产品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吗?

 

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是由人的主观评价而决定的,客观规律无法凌驾于其上。

“但是现代之价值理论,则有其不同之出发点。具体言之,即视价值为那些欲对商品实行消费或用于最佳用途之人士对于某一商品所给予之重要性。每笔经济交易都假定进行一次价值的比较。但是此项比较之必须,以及其比较之可能性,谨是因为有关人士必须在若干产品中加以选择……评价行为不能容许任何的度量。诚然,每个人都能够说出一块面包是否对于他比一块铁的价值更大,或比一块肉的价值更小。由此可见,每一个人都能造成一张很长的价值比较表:由于此表必须假定欲望与商品之固定的组合,故只能在一定期内有效。如果个人的情况发生变动,则其价值评估表亦随之改变。”(米塞斯《货币与信用理论》)

很明显,这种说法是明显错误的。

其主观评价首先基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观之基础之上:其对产品价值的认识,是完完全全基于评价者的主观观点之上的;换言之,即先由理性作用于感性而非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然而,我们说,理性,即事物的内部普遍规律,应当由事物的表面现象推演而来:诸表面现象的结合,因此才能从中提炼出一致的,普遍的规律来,而非颠倒过来。“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因此,产品价值因由客观角度推演总结出来,而非至上而下的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

事实上,不管个人的主观评价如何变化,正常情况下,其评价都围绕着产品所本应具有的价值而上下浮动(可见线性代数之图像);并不存在一直单调递增或递减的,主观评定与产品本来价值曲线距离无限递增的现象,如消费者无论对一把雨伞的主观评价如何变化,其价值都不会超过一台崭新的计算机;唯物主义的认识观,不仅是实践-理论的过程,而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毛泽东《实践论》);

 -----------------------------------------------------------------------------------------------------------------------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物,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单位;那么,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的,昂贵的产品,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较少的,便宜的产品并列在一起时,消费者会做出如何抉择自然一目了然。综合上文,由此可见,产品价格实际上是可以被衡量的。



【自制】问答:对奥地利学派的反对意见(第三个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