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现代文学作品选P24

2023-05-10 22:59 作者:择摘人  | 我要投稿

作家作品

●陈独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 五四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陈独秀的观点:文学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他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提出将应用之文与文学之文彻底分家。应用之文以理为主,应该朴质而有用,清除“阿谀、虚伪、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的恶劣文风。

文章介绍

●此文发表于“五四”前夕(《新青年》第6 卷第1期,1919年1 月1 5日〉,距《新青年》创刊已有三年多时间。 《新青年》刊登的文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文化,极大地震撼着思想文化界。但“离经叛道、非圣无法”的观点又使杂志遭到了众多的反对和非难,引起文化界的轩然大波。 针对社会上的种种“罪案”,陈独秀特写此文进行“答辩”,申明《新青年》杂志的思想主张与文化立场,表达了从思想文化高度寻找救国之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的决心。 ●文章开始列出社会上非难本志的两种人,一是爱护本志的,一是反对本志的。第一种人对于本志的主张,原有几分赞成,本志同人是感谢他们的好意;“这第二种人对于本志的主张,是根本上立在反对的地位了。”他们给《新青年》罗列罪名有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等等。 而对这些指责,罪名“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为什么?因为“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德赛两先生之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请你们不用专门非难本志,要有气力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 针对钱玄同“废汉文”的主张,文章认为这种矫枉过正的“医法”未必不是一种可行的手段,但也承认其议论的“激切”;论述民主,自由的重要性:西方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文章最后表明自己的决心: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西化是“五四新”文化的一大倾向,这种观点虽可商榷,但从其主流而言,它是向整个封建旧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发出的挑战书,对近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分析本篇在构思结构上的特点。 文章运思独具一格,文风凌厉振奋。先承认“罪案”,再明确提出本志所奉行的主旨是“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并且通过分析拥护民主、科学与所犯“罪案”的关系,从而论证了杂志同人思想主张的坚决和社会所责难的“罪案”的无效。

现代文学作品选P2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