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乒的一些有的没的(十二)
我的一些碎碎念,没有任何逻辑,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关于伤病
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其实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没有必要那么大惊小怪。
既然能打到国家队这个位置也必定付出了更多的艰苦努力,他们平常的训练量是非常大的,如果遇到大赛前的封闭训练时间就更长了。
有谁试过连续四个小时不停的挥动球拍呢,他们做到了,所以有肌肉的劳损,关节的劳损很正常。
像咱们平时运动受的小伤对于国家队运动员来说就是等同于没伤。
对于近期国乒多名队员因为总总原因退出印度果阿站的比赛我发现很多愚蠢的发言,比如:
“都是因为兼三项的锅让运动员受伤了。”
“凭什么就让xxx这么累啊,有些人倒是轻巧。”
“我们就要单打,三项爱谁打谁打。”
“三项就是累赘,我们美美单打。”
“为什么现在就上训了,受伤了不应该好好歇着吗?”
“教练组就是偏心,凭什么要我们三项。”
等等诸如此类。
首先国家队队医和北三院的医生都不是吃素的,对于运动员的伤病他们能很好的处理,这不是一个外行应该超心的。
第二,时间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很重要的(划重点),没有那个时间让你彻底养好了再训练,你的队友在进步,你的对手也时刻在进步,尤其在国乒这么卷的情况下时间一长就可能直接退出竞争圈子。
主力就那么几个,绝对主力就是前三甲,上到这个位置难,守住这个位置更难。
记得龙队19年做完手术回来说过,腿是回来了,球没了,所以队医的恢复性训练很重要,,保持手感很重要,即使有些痛苦。
第三兼三项的这个问题,我想有些粉丝没有摆正自家的位置,不要试图以你的角度去标榜运动员。
兼三项也不是谁都有这个机会,这次直通赛教练组虽然给很多人都安排了,但也就是直通限定了,看效果就知道了。
能兼三项首先你得有这个能力,并且单打绝不能掉队,现在已经进入了巴黎奥运的备战期,一切都以巴黎为主,根据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参赛规定来看,每个协会只能派出男女各三名运动员,外加上一男一女两个P卡。
所以参加混双项目的运动员必须参加团体,也就是说,参加混双项目的运动员单打必须过关!!!看清楚,单打必须过关这几个字!
而且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员嫌自己金牌多,如果多参加一两项比赛还得靠教练组哄着来,那证明这名运动员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了,也就止步于此了。
有人说龙队为了一个直通赛去打封闭,本来就应该直接有名额,非打比赛。
龙队这次赢我很开心,听到他打封闭我也心疼,对于21年休斯顿龙队大蟒被自愿休养我也很伤。
但有直通赛有人说不公平,没有直通赛依旧有人说不公平,怎么什么话都被你们这些人说了?到底怎样你们才能说是公平?
教练组真是挺不容易的,白告当上主教练才几天就这么沧桑了,琳酱也一样。
想想质检年纪也不算大就满头白发,现在当官去了倒是整个人显得轻快了不少。
龙队打封闭是他自己的选择,最后也是堂堂正正拿下属于自己的名额,谁也抢不走。
国乒队员打封闭的针数平均到每一个人身上不说有十针,六七针总是有的,这也避免不了。
作为一名运动员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到关键时刻就崩盘这谁受得了,教练组也受不了。
一内战就超长发挥,一外战就一塌糊涂,领先经常被翻盘,场外教练绝对有想刀人的心了。
就算你内战胜率百分之百(估计也没人做的到),但是外战胜率惨不忍睹,教练组怎么敢用你。
机会不是靠教练组施舍给的,是靠自己强大的心里素质,优秀的外战能力争取来的。
不是进到主力层就可以养大爷,什么都不管教练组就会给你机会。
如果一名运动员就这总思想觉悟的话也没什么出息了,进国家队可能是个啥意外,其余这样的连国家队的边都摸不到。
粉丝也不要一口一个我家哥哥那么努力为什么不给机会,主力队员为什么不给单打机会,十几名的排名为什么不给机会,这不公平。
你们太可笑了,教练组凭什么要给机会,凭比赛输的多?
能进国家队的哪一名运动员不努力,哪一名运动员没有一点天赋,只不过人外有人,对比之下略显没有天赋罢了。
说句很直白的话国乒不相信努力,也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能力。
没有能力就被放弃。
外协有很多运动员都是身兼三项,咱们国乒差什么?不差啊。
能兼三项代表着被教练组认可,虽然累,但总好过被教练组放弃。
最后祝愿退赛休养的运动员在队医教练组的带领下早日康复,期待你们再次站在赛场上为国争光,奋勇拼搏的样子。
同时希望依旧要拼杀在果阿赛场的小将们能够超越自我,这场战役很难,但我觉得战胜自我也是一种赢,放开包袱,拼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