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大反攻:泽连斯基真正践行了斯大林兵法
转一篇文章,作者视角很有意思,对于俄乌的固有的印象,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先入为主了呢哈哈 当然,这篇文章好像同时得罪了俄友跟乌友😄😄😄
本文从以下三点阐述俄乌双方的差异
一,社会控制
二,社会动员
三,外交政策
#马基雅维利视野下的俄乌战
摘要:近期,乌克兰军队发起了攻势,开始向俄军防御进行了残酷的推进,尽管损失惨重,但乌克兰人依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更重要的是,这种攻势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努力,他代表着乌克兰统帅以斯大林大元帅的兵法推动战争的潮汐以淹没善良软弱的克里姆林宫。
一,社会控制
泽连斯基政府效法斯大林,强化社会控制
,严厉打击任何不利于军队事务和国家安全的异议,从而实现军事统帅对国家社会方方面面的控制——这是斯大林大经历过三轮大清洗后方才实现的国家向战争转型。
只有军事统帅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残酷无情的战争中将国内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向战争中极限转移,进而凝聚尽可能多的资源投入残酷的战争熔炉——这是大政治家在战争中必须实现的政治目标。
泽林连基政府在战争开始后,就宣布进入了国家紧急状态,通过特务机关和警察部队对社会实行了强大有力的残酷控制。
据西方媒体披露,自今年以来,乌克兰政府每天在边境上至少击捕20多名试图逃避兵役的越境男子,
相比之下,俄罗斯国内最珍贵的兵员在当前情况下几乎不受限的逃离国境,俄罗斯政府几乎无所作为; 1,
乌克兰政府对任何其不同意的异议和传播都进行了严厉无情地惩罚
——近期,一位顿巴斯地区的著名乌克兰爱国记者因为对乌克兰政府的行为发表异议,被拘禁起来;
与此同时,多位乌克兰网民仅仅因为私自拍摄了乌克兰军队的照片,就被判处高达十年以上的徒刑——这种严厉程度绝不亚于斯大林大元帅的威严;
2,
乌克兰政府解散了几个反对党,进行了军事化统治
,从而有效达到了对社会资源的高效调控。
相比之下
,俄罗斯国内的前线军人博主和私人军事领袖则毫不留情地赤裸裸攻击恫吓俄罗斯军队和官员,俄罗斯统帅对这些极为软弱,无力处置。
另外,俄国国内的战争舆论管控也是糟糕透顶,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俄军每次陷入麻烦,都会出现一大波俄国国内舆论对政府和军队的猛烈攻击并叫嚣领袖下台,俄国政府对此毫无控制能力,任凭舆论随波逐流。
这些,都体现了俄国政府对国内社会控制能力的低下,这些必然会严重削弱俄国将国内民力和财富向战争转轨的能力。
第二,社会动员
乌克兰政府能够实现残酷的社会动员,以严厉暴虐的军事管制将适合战争的国内男性无差别地投入前线的战壕之中消耗俄军的宝贵精锐。
相比之下,俄国政府几乎无力动员自己的国民,就像墨索里尼治下的意大利和刘璋治下的西蜀一样,克里姆林宫的仁善和软弱在残酷无情大规模战争中暴露无遗。
乌克兰政府不仅仅在国内实现了严厉的资源配置,
更重要的是,通过严苛的动员法令,泽林斯基政府正在无情地驱赶乌克兰男人投入前线的战壕中
在乌克兰大街上,大批的适龄男性被无差别动员起来在西方国家经过轮训后开始走向战场(看网上乌克兰的强行征兵视频,每天不带重复)
批批新的整编旅级部队呈现在战场上,并在数量上消耗日益孱弱稀少的俄国部队有经验的士兵 ——乌克兰征兵之残酷,连西方的企业家马斯克都看不下去了——事实上,这恰恰是刘邦大帝、铁木真大可汗和斯大林大元帅用兵的精髓,
驱赶一切可以利用的民众走向战壕,进而以数量碾碎对手。
“凡攻大城,先击小郡,掠其人民以供驱使。乃下令曰:每一骑兵,必欲掠十人。人足备,则每名需草或柴薪、或土石若干,书夜迫逐,缓者杀之,迫逐填塞其壕堑立平,或供鹅洞炮座等用,不惜数万人,以此攻城壁,无不破者。城破,不问老幼妍丑、贫富逆顺,皆诛之,略不少恕。凡诸临敌不用命者,虽贵必诛……皆不敢撄其锋。”(南宋名将孟珙《蒙鞑备录》讲述铁木真的兵法》
相比之下
,克里姆林宫根本不敢公开动员国内的民众走向战场,仅仅只能征调有限的边缘地区预备役和监狱囚犯,俄罗斯领袖竭尽全力地试图维持一种和平的虚幻假象来麻痹国民忘记现实,甚至不惜发放福利来讨好民众,这种政策恰恰暴露了他对民众的软弱——
事实上,从马基雅维利的视角,真正强大的君主一定是如同斯大林大元帅般鞭策民众,而不是讨好民众,克里姆林宫显然只是后者,这恰恰是其最不可救药的虚弱所在。 这样的军事统帅如同墨索里尼一样,是不可能适应战争残酷的,他们在太平盛世装腔作势的男子汉气概会在残酷到极点的暴虐战争中被撕扯得支离破碎,最终一败涂地。
第三,外交政策
乌克兰政府效法斯大林大的外交政策,在战争中联合强大的列国
,不仅仅获得巨量的持续物资援助,而且有效孤立了对手,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斯大林大在二十世纪历史上不仅仅是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最偶杰出的外交家,他为了打败德国,不仅先后联合英美等国,而且设法缓和了与日本帝国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反德大同盟,并形成了对德国的孤立,最终为打败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泽林斯基政府在外交上恰恰是在践行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看,此恰恰是斯大林治国治军的精髓所在。
相比之下,克里姆林宫在战争爆发之前隐瞒友邦,战争前低估列国的外交反应,完全没有斯大林大当年举重若轻的雄才大略,这本质上是墨索里尼入侵希腊式的愚蠢冒险。
正是基于此,随着动员和训练的完成,以及北约装备的陆续到位,乌克兰的军事实力越来越超越他的俄罗斯对手。
的确,乌克兰军队初期进攻并不顺利,但我们不能忘记,斯大林大在热泽夫会战的攻势中,仅仅一个月久战死了50多万苏联士兵,100多万人残废,但斯大林大元帅照样赢得了战争。只要能够无情地驱赶民众走向战壕和工厂,战争的统帅就是战无不胜的。
而这,就是刘邦、铁木真和斯大林大元帅天下无敌的根本所在。
毕竟,战争从来都是最残酷的,伤亡仅仅只是数字,只要取胜,一切都会被历史所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