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考被劝退上热搜,北大院长:分流把40%的孩子锁定为低收入者!

2023-07-11 22:00 作者:金句分享  | 我要投稿


有人为中考分流辩护,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特长。

他们认为,通过分流,学生可以更早地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的特长。

然而,北大院长姚洋对此表示反对。

他认为,十四五岁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如果被过早分流,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甚至可能导致他们一辈子的发展受阻。

姚洋进一步指出,分流很可能提前将40%的孩子定义为“未来的低收入者”,让他们失去获得更好教育资源的机会。

这将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阻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发展自己的潜力。过早的分流可能会剥夺一部分孩子获得更好教育的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分流。

中考分流应该在孩子们更加成熟、明确自己兴趣和特长的阶段进行,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考前被劝退

最近,有一则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在网络上热议,涉及江西南昌一所中学的一名学生被老师要求放弃参加中考的事件。据报道,这位初中老师在中考前夕向学生们传达了一种暗示,即如果参加中考,可能会无法顺利拿到毕业证。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对这位老师的行为表示愤慨和不解,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了不良影响。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而不是剥夺他们参加考试的权利。

教育部门对此事件也表示了关注,并表示将会对涉事老师进行调查和处理。他们强调,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而不是给予他们错误的指导或者暗示。

同时,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对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思考。一些人认为,这种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当前教育竞争激烈、升学压力过大的环境有关。他们呼吁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教育的公正性和质量。

总的来说,这起事件引发了对教育问题的深思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事件,引起更多人对教育的关注,促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十几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听老师这么一吓唬,也没跟家长沟通,就果断弃考了。


▲被劝放弃中考学生与家长的聊天记录

当孩子的父母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们感到非常无奈和痛心。他们决定向媒体倾诉,认为这种行为剥夺了孩子参加中考的权利。

不久之后,官方发布了一份调查声明,确认了这一情况的真实性。



说实话,老师在中考前劝退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特例。评论区很多网友也都见怪不怪:




有网友发起了小调查
发现很多学校存在这种情况



甚至已经成为默认潜规则了有些是自愿为主



有些就强制性



还有一些同学提到,他们所在的学校去年因为这个原因,最后只有几十人参加了中考。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份名为“自愿放弃参加中考申请书”的文件。这份文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在这个文件中,一些学生表达了放弃参加中考的意愿,并提出了他们的理由。



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发生,并且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我认为,无论孩子是否能够通过考试,参加考试是他们的正当权利,不应该剥夺这个机会。


这种现象存在已久甚至不乏媒体报道
根据报道,近日有关宝安料坑学校的一则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第一现场报道,段先生的儿子在该校读初三,由于成绩不理想,被班主任要求写一份《自愿放弃中考申请书》。这份申请书的上半部分字迹较为工整,据悉是儿子按照班主任祝老师的意思抄写的,但留下了身份证号、学生签名、班主任签名和家长签名的空白位置。



下面字迹潦草的部分,是段先生自己手写的意见。



家长说,他们知道自己孩子成绩不好,中考也不一定能考上好学校,但孩子的努力他们看在眼里,孩子想参加中考的权利,不该被剥夺。



段先生从孩子那得知,孩子所在的班级,有七八个孩子被要求抄写这份申请书请家长签名,听说其他班也有。



而学校负责人说,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没有反映过学生被要求“自愿放弃中考”的情况。而中考成绩如何,也与老师考核并不挂钩。




老师则承认,让学生抄写申请书,请家长签字,是他自己的主意,没有跟学校汇报,还表示这只是一种激励措施。



同样是2019年期间,山东东明万福中学初三学生家长爆料,称其弟弟不能参加中考,并表示该校有近100多名学生不能参加中考,被强制“分流”



据悉,被分流的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老师会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让他们去报考别的学校,主要是技能类学校



有家长问该校老师:学生还能不能参加中考?



该校老师还扬言称:分流的学生不能参加中考,且是教育局规定的



后来此事被曝光后该校被教育厅点名批评!



肯定有不少同学有疑问:“老师和学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对于学校来说
升学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让差生“自愿”放弃中考也成了一种潜规则



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如果学生成绩不理想职校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前提是自愿并深思熟虑过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教育法》等法规中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享有国家义务教育的权利,包括读书权和考试权。然而,有些学校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但是,最终是否参加中考的决定权应该在学生手中。

中考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学生学业水平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是否参加中考。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他们都应该被给予平等的机会去参加中考,以展示自己的潜力和努力。

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学生充分准备中考。这包括提供适当的教学和辅导,以及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取得进步和成功。

最终,决定是否参加中考的权利应该在学生手中。学生应该被尊重和支持,他们的选择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无论他们选择参加还是不参加中考,都应该被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


不宜过早分流学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的一段采访,他就曾公开反对中考分流。他认为不能用分流手段,将40%的孩子定义为“未来是低收入者”,里面有段话我觉得很值得分享给父母们。


他指出,有人认为支持中考分流有利于孩子发展特长。
然而,十四五岁的孩子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特长是什么。如果过早地进行分流,可能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此外,中小学阶段的目标不是选拔,而是培养人才,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让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具备创造力和潜力,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学习、多尝试。直到他们18岁时,他们会建立起基本的世界观,然后再让他们决定自己的未来。
这段话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赞同和支持,其中有一条留言深深触动了我:“花朵都有不同的开放时间,为什么要让开花时间不同的孩子同时开花呢?”


尽管学习职业技术也是一种职业发展途径,但主动选择和被迫选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我想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从来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中高考或大学,而是要关注孩子一生的成长。

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盲目地将被分流的孩子推向社会,草率地决定他们的层级和命运。

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呢?


赞同的话点个“赞”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中考分流?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中考被劝退上热搜,北大院长:分流把40%的孩子锁定为低收入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