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欠薪问题何解?建筑实名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5月11日,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农民工进出工地、考勤、工资支付等信息,作为劳资纠纷的真凭实据;建立工资专户,实行银行代发工资制,防止发生欠薪;还能显示农民工技能水平及履历,有助于找到合适工作。截至平台正式上线发布,总上线项目数已达985个,覆盖建筑工人总计34万多人,参建单位2428个,移动端APP下载量达38995次。

建筑实名制作为一项国策,在推行的进程中,当然也离不开技术厂商们的努力。建筑实名制管理核心的部分在于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工人进行身份认证,实现对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的重点监控。显然,认证身份的唯一性是实名制当中最核心的部分。选择哪种技术作为实名制的身份认证手段,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建筑工地的环境比较恶劣,工人常年与粉尘、泥沙等为伴,经常会出现脏头脏脸脏手的情况;建筑行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对于关键设备的操作,必须保证专人专岗,以减少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发生概率;同时,建筑领域一直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顽疾,且利益主体杂,纠纷多,处理难,监管困难。综合以上情况,建筑行业的身份认证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当前主流的三大生物识别技术当中,指纹为接触式识别,对手指的干燥度和干净程度也有要求,而工人们很难保证双手是干净的,再加上指纹识别需要摘下手套,工人容易抗拒与排斥。人脸识别则需要摘掉安全帽,更重要的是工人脸上蒙着灰尘,影响识别,不利于通勤,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人的容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加大了管控成本。

虹膜是人眼中瞳孔与眼白之间的环状物,为人体唯一在外的内部器官,无论外部环境怎样脏污,虹膜可以完全不受影响,同时虹膜识别可以读取 266 个特征点进行识别,远高于指纹或人脸的13— 60 个左右的特征点,虹膜识别的精度明显高于指纹和人脸。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虹膜识别技术的应用具有天然的优势。

思源科安从2015年开始,就将虹膜识别技术及产品陆续应用到建筑工地的实名制管理系统中,不仅准确识别农民工身份,为农民工建立统一、永久的数据库,规范了农民工的管理,保证专人转岗,也监管了农民工工资的发放,解决了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整顿了建筑市场秩序,大大减少了拖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