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导演陆锦辉:必须比观众看得更「清楚」
WinSing star咏声人专栏
Everyone is a star and deserves the right to twinkle.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且伟大的存在,当个体的价值和力量被肯定,才拥有了想象和创新的可能。
每一个人物故事,都是动漫人的个性表达;每一个闪耀的瞬间,都写满了童真快乐。「WinSing Star咏声人」专栏,触摸灵感温度,抵达想象国度。

动画导演陆锦辉:
必须比观众看得更「清楚」

“当人类用感情和希望去创造一样东西,那一样东西就会被赋予灵魂。”——宫崎骏《猫的报恩》
距2009年进入咏声动漫至今,陆锦辉(昵称:Chris)在11年里用感情、希望和专业赋予过很多动画作品以灵魂,它是纯洁的、天真的、美好的。从动画指导到动画导演,他善于在克制和突破中找到平衡,习惯在反复的实践、思考中获得外化的力量。
这种强实践和创新感,在主打STEAM国际教育理念的国内首部长篇4K动画《百变校巴之超学先锋》中分外明显。本期#WinSingstar咏声人专栏#不妨和《超学先锋》导演Chris一起探讨,如何让一部动画成为观众心中的“新”?又该如何赋予作品以灵魂?
在动画世界里
可以创造出很多“理想角色”
“很难找到比这个更有趣的职业了。”
有趣在哪里?有趣在——作为动画导演,能够创造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它不完美但刚好是迷人的。
当谈到动画时,Chris会不自觉地身体前倾,眼里透着热切和期待,“现实中我们很难找到自己完全喜欢的朋友或者伴侣,甚至当我们越成熟却往往会发现人性更为复杂的一面。但在动画世界里,我们可以创造出很多纯洁的、善良的理想角色。创造你喜欢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人,人是有缺点才会吸引人,如果这个缺点刚好跟你有共鸣,你也会喜欢。”

与很多动画人一样,Chris对动画的着迷从小就开始了。从幼儿园时期受港台电视频道播放的动画片影响,到慢慢接触宫崎骏、约翰·拉塞特(《玩具总动员》导演)等动画大师的作品,仿佛一扇新的世界大门朝他打开了,大学毕业后进入动画圈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从渲染师、动画师、动画指导到动画导演,十多年来Chris就这样走上了一条自己非常喜欢的“不归路”,而且在这条“不归路”上玩得很开心也充满意义。
“从第一次看过《龙猫》,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在很多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情景下看过不止30次。从自己看,跟朋友看,跟伴侣看,到现在陪女儿看,每一次还是会被这样的故事所感染,被亲情打动,因为这是人类世界亘古不变的东西。”
在动画世界里,我们经历过青春,懂得成长的酸楚,也获得拥有快乐的权利。世界如此大,能找到真正喜欢可以落脚的地方,确实是一种幸运。

一门关于“平衡”的艺术
一部好动画,往往是靠无数人精雕细琢出来的,作品就像一艘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总是会在各种出乎意料的时刻遇到各种风浪,因此在这种时刻,“船长”就显得尤其重要。导演,便是这艘“作品之船”的“船长”。
这种勇敢和果敢在《超学先锋》项目中也体现明显。作为咏声动漫上马的第一个4K动画项目,Chris与团队啃下了不少“硬骨头”。第一块硬骨头,突破4K超高清动画制作技术制约。“4K超高清意味着更高精度的显示,也就是说像拿着放大镜去看作品。那么包括光效粒子、水、烟尘等特效类的制作精度、密度要求都会提高,当制作细节都被放大,我们要有更高的艺术要求,这对于特效组的制作难度会大很多。”
另一方面,项目组也通过使用新的渲染引擎、制作软件解决材质、灯光等问题,“像玻璃、毛发等材质就比较难调到一个比较写实的感觉,只能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尝试不同的组合去完善和优化画面的呈现效果。”

第二块硬骨头,是故事题材上的创新要求。《超学先锋》融入了国际上先进的STEAM教育理念——包含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的超学科教育方式。
“那么对于我们而言,需要从擅长不同学科的人物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出发,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及融合点,构建解决科学实验基地中各种难题的情景,才能让小朋友在看动画片过程中,能学到各学科知识,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Chris对于动画创作一直保持着一种谦卑感,他反复提到,不要过于放大导演的地位。“比如100人的团队,导演的劳动量可能只占1%,特别是对于动画制作这种协作性极其高的行业而言,一切都是团队协力创作的结果。在这个团队里,99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自己的想法,导演的工作是把99个人的所有出品拉到统一的审美上、符合公司的价值观以及市场的定位上。”
导演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取舍有度,突出重点,才能做出一部动画独有的气质。制作手段、美术风格、镜头语音、叙事方式、音乐等等的选择,无一不体现导演的把控能力。
11年的变与不变
在咏声动漫的11年间,Chris在升级打怪的路上越战越勇,也体察着这个动漫梦工厂的点滴变化。
从几十人团队到几百人团队,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最明显的改变是产量的提升,我们年片量突破了5000分钟,连续2年成为国内产量最高的动漫企业。”这与咏声动漫以技术赋能创意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特别是《狮子学狮》《落凡尘》等动画作品都是创新尝试和突破,“从CG动画的制作水准上看,我们是经得住市场考验的。”
对于一位艺术创作者而言,创意是否被尊重几乎是跟尊严一样重要的事情。幸运的是,这些年来,咏声人能在咏声动漫感受到“被尊重感”,“每次开会,不论职级的高低和岗位的异同,我们都有平等、充分地表达自己的idea和意见的权利,上级也会很耐心地听取每一个想法。如果这个想法得到论证并被采纳,那么公司也会极力地帮助创意落地,这种包容性和创作空间是值得珍视的。”
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也是由于这种平等和尊重,我们的想象力才有打开和施展的空间。”
爱它就像爱生命
“童心未泯”大概是每个动画人的写照吧,无论世事多复杂,少年的单纯、天真都全部倾注在动画作品中。
“其实大部分人都有着童心、童真的一面,只是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们可能将它隐藏起来了,或者说没有找到可释放的空间。而我们做的,就是通过动画去唤起人们内心柔软的一面,把他们心底最美好、最浪漫的一面重新挖掘出来。”
有一种说法是,好的导演会洞穿“人性”和“真相”。“要唤醒人们的童心,那我们可能需要对社会的现象看得更透彻一些,需要更加了解这个世界,需要比观众更能看清让我们起鸡皮疙瘩的地方到底是什么,然后才能通过画面传达给观众。”

“做动画有没有难的部分?有。难的部分太多了,挖空心思想创意、在赶进度中保证出品质量等等都是苦的,但这些都耐不过‘喜欢’二字。”
对动画导演而言,这份职业不仅考验着技术,更时刻考验着自己的内心与坚持,考验你是否足够热爱动画,是否愿意继续这条布满荆棘的梦想之路,哪怕终点很遥远。
“从小开始就喜欢了,喜欢这种东西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以后如果我不做导演我也会从事这个行业相关的工作,没有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