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9 客观唯心主义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9、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有一种神秘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的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一切事物都由它产生。如我国南宋儒家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1]他说的这个“理”是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独立的精神,天地万事万物都由这个客观的“理”产生。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绝对精神”在世界之前就已存在,世界万物都由“绝对精神”产生。在客观唯心主义者看来,物质世界的各种事物,如日月星辰、人类社会、动物、植物、原子、电子等等,都不过是“理”、“绝对精神”的体现;没有“理”、“绝对精神”,便没有世界的一切。这是对客观世界本来面貌的歪曲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精神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精神无非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以后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现象,即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离开了物质就没有精神,根本不存在什么独立的精神,世界也不是由什么“理”、“绝对精神”产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上的错误,在于把认识的某一方面绝对化、神秘化,把它看作脱离客观事物的东西,并片面夸大为宇宙万物的基础。客观唯心主义的超自然、超人类的所谓“理”、“绝对精神”,实际上是上帝的代名词,不过是哲学化了的上帝创造世界的反动宗教说教而已。
客观唯心主义是剥削阶级的世界观,是剥削阶级的利益在哲学上的表现。现代帝国主义在新形势下抛出的新托马斯主义便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变种。它宣称私有制是符合上帝的自然法的,人同上帝要合作,赞扬不抵抗精神。它主张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经验的世界,一个是超经验的世界。前者可以通过理性来认识,后者只有通过信仰才能把握。超经验的世界对于科学家来说是不可知的,要克服这种不可知,必须承认宗教信仰。它疯狂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认为只有信仰宗教,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民主自由”,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才可以和好相处。新托马斯主义妄图从思想上解除工人阶级的武装,对抗无产阶级革命,挽救垂死的资本主义制度。
注:
[1] 《朱子语类》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