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紫光集团是“大国重器”,还是“炒股狂魔”?紫光系资本运作剖析

2020-06-20 08:16 作者:萦梦灬落雨  | 我要投稿

2020年6月8日,紫光国微(002049.SZ)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购买紫光联盛资产未获证监会通过,180亿的收购项目告吹。

 

这起事件,只是紫光系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的一朵小浪花。从2010年,赵伟国入主紫光集团开始,紫光系资本运作力度非常大,极惹争议。

 

紫光集团到底是“大国重器”,还是“炒股狂魔”?本文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紫光集团的“大国重器”:

 

紫光集团是中国集成电路领域引领性和标志性的高科技企业,云技术和芯片技术领域很突出。主要包括以下产业:

 

1、长江储存:

2020年4月13日,长江存储宣布其128层QLC 3D NAND 闪存(型号:X2-6070)研发成功,单颗容量达1.33Tb,并已在多家控制器厂商 SSD等终端存储产品上通过验证。

 

作为业内首款128层QLC规格的3D NAND闪存,长江存储X2-6070拥有业内已知型号产品中最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最高I/O传输速度和最高单颗NAND 闪存芯片容量。

2016年,长江存储成立。

 

2017年,32层3D NAND 闪存投产,实现了中国3D NAND产品零突破!

 

2019年,32层3D NAND 闪存投产,长江储存距离国际大厂又进了一步!

 

2020年,越过96层,直接发布128层3D NAND 闪存,标志着长江储存迈过国际第一梯队的门槛!

 

128层3D NAND 闪存是业界的主流技术,三星在2019年8月宣布推出首个100+层的TLC 3D NAND 闪存;美光、海力士分别于同年宣布推出128层3D NAND 闪存。长江储存在大约半年之后,也实现了这一技术的突破,中国终于抢占了当今领先的半导体技术高峰之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NAND 闪存关乎关乎国计民生,用途非常广泛。最常见的应用是电脑硬盘、手机存储。

 

2019年全球NAND Flash销售额达460亿美元,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国。目前,该产品被6家企业垄断:三星(韩国,34%)、KIOXIA(日本,19%)、西部数据(美国,14%)、美光(美国,13%)、SK海力士(韩国,10%)及英特尔(美国10%)。

 

长江储存的突破,就好像被掐的脖子的人,突然可以呼吸一口气!

 

2、紫光展锐:

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在5G和AI领域造诣颇深。

 

产品主要有:5G基带芯片、大型SoC 芯片(将CPU、GPU、调制解调器等芯片集成在一起的系统级芯片)、泛连接芯片(包括射频、蓝牙、物联网等泛连接芯片)。

 

2019年,紫光展锐发布了5G通信技术平台—马卡鲁及其首款5G基带芯片—春藤510,这标志着紫光展锐迈入全球5G第一梯队。

 

2020年,紫光展锐发布采用6nm EUV工艺的5G SoC芯片虎贲T7520,在设计架构、全场景覆盖、AI算力、多媒体处理、安全方案等方面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紫光展锐公开信息显示,若与台积电7nm工艺制程芯片对比,T7520晶体管密度提高18%,同性能功耗降8%。

放眼全球,有能力提供5G芯片的公司只有高通、三星、英特尔、华为海思、紫光展锐、联发科等少数玩家。

 

国内IC设计企业按照销售额排名,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北京豪威多年位列前三。

 

3、紫光股份(新华三):

紫光股份主要聚焦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

 

根据IDC2019年统计数据:公司H3C品牌交换机、路由器、WLAN产品在国内企业级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5.5%、27.9%、30.9%;服务器市场占有率16.3%;安全硬件市场占有率9.3%;均位居市场前三;

 

根据计世资讯统计数据,公司2016年-2018年连续三年在中国云管理平台市场保持市场份额第一;2019年中国SDN(软件)市场占有率31.9%,连续四年蝉联市场第一。

 

4、紫光国微: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高档元器件和电子芯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卡安全芯片、智能终端安全芯片、特种微处理器、特种可编程器件、特种存储器、特种网络总线、特种网络接口、特种模拟器件、特种SoPC系统器件、定制芯片、存储器芯片、半导体功率器件、可重构系统芯片、石英晶体元器件。

大家常见的产品包括二代身份证芯片(四大供应商之一)、电话卡芯片、银行卡芯片等。

 

此外,紫光集团旗下企业还包括:上海宏茂微电子公司,主营半导体封测产业;光宝科技苏州子公司,主营固态硬盘在内的存储产品;Linxens集团,主营智能卡微型连接器、RFID天线和嵌入件设计与生产等……

 

综上,紫光集团的布局范围非常广,而且很多领域在国内领先,甚至是国际领先,被称为“大国重器”的确不为过。

 

二、紫光集团的并购之路:

 

1988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为紫光集团前身。后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一直从事计算机、IT相关产业。

 

2009年,引进新的管理团队,赵伟国入主紫光集团。

 

2010年,增资扩股完成后,清华控股(国资)控股紫光集团51%、赵伟国的健坤投资控股49%。

 

2013年,紫光集团斥资17.8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信,进军集成电路芯片产业。

 

2014年,紫光集团斥资9.1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锐迪科微电子,拓展物联网芯片市场。完成上述两家公司的收购后,两家公司合并成立紫光展锐,就是后来的紫光展锐。特别注意,在完成收购后,上述两家公司的创始人纷纷离职。

 

2015年,紫光集团下属子公司紫光股份斥资25亿美元收购中国网络设备及存储器、服务器巨头“新华三”51%的股权,惠普占股49%。

 

同年,紫光集团拟以230亿美元收购美光科技!前文有提到这家公司,是国际知名的半导体企业,从事DRAM、NAND闪存、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最终,被美国政府否定了这笔交易。这样,才有了后来的长江储存。

 

同年,紫光又把橄榄枝抛向了世界最大最强的晶圆制造厂台积电,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回复:“不是你今天用钱就可以买的”。紫光蛇吞象的想法一直有!

 

2016年,紫光携手美国西部数据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紫光西数,进军大数据存储领域。

 

2016年,紫光集团联合多方组建成立长江存储 ,并启动武汉存储基地的建设。

 

2016年,紫光斥资4836万元控股上海宏茂微电子公司,布局半导体封测产业领域,这对长江储存有极大的助攻。

 

2019年,紫光集团斥资5500万美元,注资光宝科技苏州子公司,获得55%股权,以发展包括固态硬盘在内的存储产品。

 

2020年,紫光集团将实行增资扩股,将引入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两江产业集团”),增资扩股完成后,清华控股、健坤投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三方将各持有紫光集团三分之一股权。紫光集团的国有控股份额将增大。

 

2020年6月8日,紫光国微(002049.SZ)购买紫光联盛资产未获证监会通过,180亿(将近紫光国微市值的一半)的收购项目告吹。证监会否认方案给出的理由是:标的资产存在瑕疵,资产商誉金额占比较大。

 

在这疯狂扩张、并购的过程,紫光集团的资产负债也在膨胀。

 

截至2019年末,紫光集团的总资产为2977.62亿元,总负债为2187.4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46%。相对赵伟国上任的时候,总负债翻了近50倍!

 

大手笔的收购过程,赵伟国极惹争议。他是清华通信专业高材生,毕业即进入紫光集团工作,后来离开紫光,投身房地产。据说短短几年财富从100万增至45亿元!后来,他受邀又回到紫光,并且成为了紫光集团股东,占股49%!2019年,赵伟国以25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富豪榜第124位。

通过资本运作,企业变大了,企业净资产增加不多,个人腰包却鼓得不行!赵伟国个人在炒股?

 

三、点评:

 

1、紫光集团的产业布局很漂亮,特别是长江储存和紫光展锐的成绩,的确为我国芯片产业争了一口气!大家也非常期待,中国的芯片全面打破海外的封锁,独立自主。每一次进步,国人都心潮澎湃!

 

2、紫光集团的产业,绝大部分都是收购来的!当一家科技企业,没有立足于研发,而是靠收购组建起自身的产业,是否能够长久保持活力?这里是问号的。表面看紫光展锐和新华三都表现不错,后面我再专门分析这两部分的收购业务。

 

3、赵伟国是一位厉害的企业家,非常懂得借力,懂得资源整合。至于其他的,我想时间会给出公正的评论。

 

对于紫光集团的成就,您怎么看?

紫光集团是“大国重器”,还是“炒股狂魔”?紫光系资本运作剖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