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劳动教育 培养有“生活力”的学生
获得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始终将培养有“生活力”的学生作为教育宗旨,注重为乡村培养自立自强的学生。乡村的行知小学里都是学生们动手种植的果树、蔬菜……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树立知行合一,实现了在劳动中育人的理念。
国家大力推进的劳动教育目的也就是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立自强的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人力劳动在被机器劳动所取代,很多学生甚至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国家推行的劳动教育就是针对这一现象,推行教育改革,不断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乡村劳动教育其实也是为了改变现代年轻人不愿意务农,导致农业从业人口数量缺失的现状。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乡村的建设发展,能够让更多人投身农业,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里。
自古以来劳动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在多年前就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如今更是把劳动教育列为重中之重。但是在劳动教育推行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家长不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没有组织劳动教育的良好计划和实施措施……前日的西安市曲江某学校就是因为带学生出去进行劳动课,却没有做好安保措施,导致学生意外跌入绿化带内的井里意外死亡。由此可见,我国在推行劳动教育的路上任重道远,首先学校要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方案,保证学生的人身生命安全,确保劳动教育课的成效,要让劳动课开展的有意义,切实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其次,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和不理解,学校就要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意愿和建议,积极对劳动课程进行完善和改进,在家长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们的态度,让家长们放心。
对于学生来说劳动课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从小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让他们从课业中走进田间,走近自然,切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教育“活”起来,让学生有“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