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瞻前顾后”“怎么办?

有些同学在做阅读时总是“瞻前顾后”,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反复回读,最后考试时间不够。
“瞻前顾后”也就意味着不能连贯完整地处理信息,对于简单的细节题/选非题来说,直接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到相应的信息句就能直接对应选项或者排除错误/干扰选项,这个问题还不算特别严重影响做题,但是在做相对要求理解程度高,连贯信息的整体理解把握,也就是非单一信息句就能”完美“对应选的题目时,往往会出现”瞻前顾后“的感觉,定位准了,本句信息理解也感觉没问题,但是在选择的时候不确定,又回头再看原文,花了许多时间分析排除才能得到一个选项,而且最后还是不确定。

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句子的核心意思概括能力欠缺。读到一个长句子不能抽取理解出句子的重点意思,把握句子方向,而是脑子处理了太多信息,超过大脑负担,出现信息遗漏模糊,结果沉溺在信息的海洋中。
句间逻辑关系把握不够,尤其非主要信息,也就是和题目无关的信息理解程度太低,导致文章理解不能通顺连贯,读到的信息不知为何在这出现,和前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比如找到了某题的答案句,但是前面的信息在讲啥基本没印象,自然在对应选项时,如果遇到改写程度大的选项,就很难确定了。
托福阅读的文章不会白写任何一个信息,做多了题目的同学应该能体会,所以想要拿到25+的同学一定是有不错的整体理解把握,所以说越是高的分数,越和什么所谓的“技巧”无关了,说白了就是“几乎完全读懂了”
托福考阅读“读懂”了当然就直接能选,“读懂”考查的是对文章关键信息的把握理解,以及对非关键信息的大致把握理解,只有做好两者才能很确信地选对,拿到很高的分数,但纯靠题干关键词定位,像玩连连看似地读法,分数会卡在20以下。

要解决瞻前顾后这个问题,在有限时间迅速“顺利读懂”,除了内功修炼—单词句法的熟练掌握,背景知识的助攻以外,还得强化训练:信息的概括能力,概念间的关系抓取能力。
对此要做专门训练,因为对于结构简单的句子,相信大家一口气读完根据语感就能立刻抓取意思,但是长难句则很难办到(文本语言复杂信息量巨大,且非母语),所以咱们就要尽量训练去办到,所以需要对不熟悉的长难句进行分析理解后,再重复反复读通读到一口气理解(这步是关键,大家怕累怕麻烦,没多少人会做这个练习,天天做题,结果最后还是一个分数)
训练后,读到读句子就像吃面条,一口气吸进去,顺滑,完整,而不是一点点咬碎面条(那都不知道吃的是啥吧)

语言学习,本质练的是脑子,单词句型的积累与熟悉,以后在遇到类似的句型(比如倒装,比如很多的后置修饰)读到后在脑中自动能区分意群,迅速get了。
针对上述所说的长难句的训练材料可以用我精心录制的:

关于句间逻辑关系和信息相关性的训练,则可以从句子插入题与修辞目的题专题训练入手,多去积累逻辑连词,注意指代关系的紧密把握。
打通这两点,阅读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