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里有人患精神疾病遗传风险有多大?该如何预防降低患病概率?

2023-06-12 09:06 作者:康宁心理  | 我要投稿


“家族中有人患精神疾病,我会患病吗?”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来说,大多数人都会有以上这样的顾虑。

那事实是怎样的呢?

国内外大量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只能表明精神疾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而不能断定精神疾病属于遗传病。

(图源网络丨侵删)

从精神疾病的家谱调查资料中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的患病率要高几倍,精神疾病患者与健康人婚配,所生子女中患精神疾病几率为16.4%,男女双方均为精神疾病患者所生子女患精神疾病几率为39.2%。因此,精神疾病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所有的精神疾病患者所生的子女都患精神疾病。

对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躁狂、抑郁及躁狂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障碍),本病的遗传倾向更明显,而且双相的遗传度较单纯的躁狂、抑郁要高。如果双亲中有一位患有双相障碍,其子女发生情感障碍的几率为25%,如果双亲均患有双相障碍,其子女发生情感障碍的几率则为50%。

所以,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可能会较常人患精神疾病大,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患精神疾病。

除遗传因素外,精神疾病还和这些因素有关。

 

患者所处的环境及性格

经过调查显示,经济收入水平低或者是无职业的人群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要比收入较高的职业人群的患病率高的多。


在实际调查中也发现,不少精神疾病患者都有各自不平凡的经历、性格等等。很多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精神疾病患者中一半以上在得病前具有某种特殊的个性特征,他们通常表现出表孤僻、内向性格、怕羞、多疑敏感、思考问题缺乏逻辑性、好想入非非等。


由此我们认为,这类人之所以患精神疾病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之前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图源网络丨侵删)

患者身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

 

有医生认为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体内代谢异常而产生某种毒物使之“自体中毒”有关。最近几年又有不少学者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患者存在着某些生化代谢的异常。还有人认为疾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变化有一定关系。

 

如何预防精神疾病,降低患病概率

首先,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人群精神健康水平,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对患者开展心理调节,宣传精神疾病知识,纠正或改善自身个性的缺陷,提高心理上应变能力,有利于缓解和防止复发。

其次,在平时工作劳动之余,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适当参加文体活动,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再者,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难事,免得过度透支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不要太过于固执己见。

最后,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总是这么乐观开放的话,疾病也会离你而去。为了防止人际关系紧张,日常应以宽待人,做到互相理解,不去为生活和工作上的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尤其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或从属关系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精神疾病就是一种疾病,和其他大多数的病一样,不必过分害怕,我们要做的就是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尽早调节。

家里有人患精神疾病遗传风险有多大?该如何预防降低患病概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