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批判哲学(3-2-1)——以“判断”为枢纽的康德先验哲学计划

2022-09-19 17:28 作者:实在界的马奎尔  | 我要投稿

3-2-1.批判哲学(Critical Philosophy)

  • 代表人物康德

  • 场域论上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对立由主体性/先验统觉调和形而下对应着经验的维度;形而上对应着独立于经验的/先天的,能够设立进行评判的标准

  • 本体论上是有限与无限的对立有限对应着现象人类的维度,人类自身是有限的,永远都要受到无限的束缚,且试图形而上学式地去超越表象抵达无限/物自体注定是失败的,只会遭遇先验幻象;无限则对应着本体上帝的维度。虽然有限是无法抵达无限的,但是康德却在《实践理性批判》提出作为有限者的人类却可以持有一种无限的姿态,这种无限姿态即自由,人类自己为自己立法/符号学律令,并将之施加到自己身上,由此能够对灵魂不朽,道德完满,意志自由进行判断,从而抵达无限。因而自由在康德的哲学中自由是具有最强大的本体论地位的,是作为绝对者存在

  • 认识论上是判断

  • 判断的地位:康德的批判哲学主要探究一个主要问题普遍是如何导向特殊的,即先天必然的维度如何变成我们有限者能够掌握的合法的知识道德知识以及审美感受?对此的回答则揭露了康德哲学的核心理性在其中立法并施加规范于自身,从而按照所立的规则进行判断,从而在普遍与特殊之间中介,而判断则能够导向自然,实践的形而上学,这就是康德的批判哲学。因此批判哲学实际上是一种判断哲学判断在其中作为康德哲学体系的枢纽,判断贯彻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它作为一种否定性的“辩证法“(并非真正的辩证法),不断地进行否定:什么不是纯粹理性,什么不是实践理性,什么不是正确的判断,由此导向什么是纯粹/实践理性符合先天普遍的必然原则)以及正确的判断合目的性的判断,即事件流/感性杂多导向观念/概念)

  • 判断的作用:唯有经过判断,我们才能经验到表象。首先我们进行直观得到前表象的感性杂多,并将其置于时空之下,并对其进行统合,再用知性将其加之于概念之下,从而进行判断,由此我们才能够得到表象

  • 为何判断要进行命题化:判断为什么要进行命题化,即为什么判断要设立为一种先天综合分析(例如那个东西是石头)。首先,判断的命题化中包含着形式逻辑,同一律,排他律以及矛盾律等一系列形而上预设,而通过设立命题的方式则可以将本体论的底层真相建构出来,这是哲学建构的基本方式,构造一个命题化的体系。其次,在康德的《前批判哲学》可以看出命题化设置是一种迂回的抵达无限的方式,从论证笛卡尔的本体论论证为何失败导向命题化认识论的纯粹理性,而从纯粹理性的有限而不得不导向实践理性,而在意识到实践理性同样是有限的,则最终导向超越性的意志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g411T7tD?vd_source=2effa79339ef3bcb144795582fe6e76f

【主义主义】批判哲学(3-2-1)——以“判断”为枢纽的康德先验哲学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