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认知体系2023.3.3
如果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么他必定是一个厉害的人。 1 知识与认知有什么区别?
书中的一段话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
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2 扩大自己的认知圈
一些知识虽然完全的正确,也非常的有道理,但是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无法对我们产生触动,也很难进行关联。只有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才可以被学习到。而即便学习到了,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忘掉。这是因为新学的知识没有跟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强连接。 三个由浅入深的方法可以建立这种强连接。 分别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清楚,在需要的时候能提炼出来,在生活中经常练习或使用。 3 触动筛选
什么才真正对自己有价值呢? 想要判断这一问题,可以利用潜意识当中的感知能力。人通常低估了感知能力的作用,用这种能力来进行读书,反思和体验,往往能够精准的捕捉到对自己有价值的那部分。能触动到自己的,往往是最符合自身认知与需求的价值。 4 认知体系的形成与扩张
只需完成知识的原始累积便可形成个人认知体系。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认知体系与学科知识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指的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知识组成的结构性框架,与个人见解无关。
而个人认知体系则与学科无关,也不是知识的汇总。而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与技巧。
其他人的认知体系是不可复制的,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处在自己认知圈边缘的知识,有学习的价值。这些知识容易令人产生触动,形成关联,起到扩张认知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