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字幕】停止拖延,别再用做笔记当借口--Notion,Obsidian等“第

作者以时下流行的笔记软件举例讲述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陷阱或窘境,并面对这种试图提高效率反倒南辕北辙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一些建议。
(我并不会严格按照作者自身的文章排版进行总结)
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有:
- 在不断地更换笔记工具的过程中 给自己虚假的舒适感,造成实际拖延的假象;
- 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 过度追求无法达到的效率的极致,大幅度越过了边际递减的节点,导致实际产出剧减;
- 错误把工具的调教当做工作的一部分,没有做好明显的界限区分,实际工作时间占比低。
而针对这些情况,他提出了五个原则去改进
- 坚持使用同一种工具至少6个月;
- 相信自己的大脑并放轻松;
- 基于项目做笔记;
- 优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产出;
- 设置清晰的限制。
我认为他提出这些意见是对上述问题进行的针对性措施
我并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但其中有一点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
即 基于需求去寻找工具 而不是为了工具去创造需求。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认为反而可以同时把市面上的笔记工具同时快速地大体过一遍,试图融入自己的工作流中,删繁就简,能用的部分留下,不合时宜地扔掉,同时拒绝“all in one”的思想,让工具成为工具本身。
“all in one”本身是个有趣的题材,但是就像专业的技工不会手边只留一个工具,我认为高效的工作流应该各个工具各司其职,此外配置all in one 的过程本身需要过多的时间成本。
第二点我认为应该注意的是对工作内容本身的关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二大脑说的再有趣 也只是一个存储的空间,实际知识点的碰撞和解剖还是需要自身去优化,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每个人性格不同习惯不同,所以实际的使用工具方式也可能不一样,不必苛求效率,完美主义往往伴生拖延,在不断地试错和碰壁中改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