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细节公布,这些你家孩子都达标了吗?

2022-06-01 18:24 作者:亮健集团  | 我要投稿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祝愿所有大小朋友永葆童心、节日快乐!

 


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大的礼物!近日,中国营养学会公布了《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亮健带你一起来看看,守护孩子健康,这样做更健康。

 

简单来说,要掌握以下5条核心准则:

1. 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提高营养素养。

2. 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3. 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4. 多户外活动,少视屏时间,每天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5. 定期监测体格发育,保持体重适宜增长。

 

准则1:主动参与和制作,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尽可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认识食物、学会选购健康食品,能与家人一起制作食物,科学合理搭配食物,让孩子养成为自己的食物饮食习惯和行为负责的理念。

 

营养不仅满足体格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关系到智力的发育,生命早期的营养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充足,直接会影响到成年后是不是健康。

 

因此,儿童青少年的营养非常重要,我们要强调饮食行为的培养,强调“会选会烹”就是希望孩子学会选择食物,在选择食物的过程当中,去了解、去掌握有关食物和营养知识。

 

比如说在选择包装食品的时候,要去看它的能量,是不是含有添加糖,是不是含有饱和脂肪酸,这对他今后成年后学会理智选择食品是有帮助的,从小就形成这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家长同样要提高我们自己的营养素养,这样才能跟孩子一起学习营养,学习健康的知识,帮助孩子来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准则2: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

 

清淡饮食、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

早餐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以及奶类、大豆和坚果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

可在两餐之间吃少量的零食,选择清洁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

在外就餐时要注重合理搭配,少吃含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吃不吃早餐,早餐的营养是否充足,直接会影响到膳食营养的摄入和学生上午学习的表现,影响到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加减乘除运算的正确率,以及运算的速度,还有对学生身体的耐力也会带来影响。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具体地提出准则,不仅仅要强调吃早餐,而且要吃好早餐。

 

准则3: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天天喝奶,每天300ml及以上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主动足量饮水,每天800~1400ml,首选白水。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水。

禁止饮酒和喝含酒精饮料。

 

含糖饮料是青少年饮食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近些年来含糖饮料的消费在儿童青少年当中逐渐增加。大量的证据表明含糖饮料当中的添加糖过多,会引起龋齿风险、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提出来要限制添加糖的摄入。

 

尽管我们国家的儿童青少年当中,添加糖的平均摄入量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这样的一个增长趋势是非常快的,所以需要预防这样的情况发生。

 

准则4:多户外活动,少视屏时间,每天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每天应累计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活动和骨质增强型活动。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减少静坐时间,视屏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

保证充足睡眠。

家长、学校、社区共建积极的身体活动环境,鼓励孩子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家长要起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作用,和孩子一起去进行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来形成这样一个健康氛围。

 

学校也应该保证学生每天在课外活动一小时的时间,另外社区也应该营造健康的环境,比如创造健康的步道,配备一些进行身体活动的设备,这都是为孩子开展身体活动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氛围。

 

准则5:定期监测体格发育,保持体重适宜增长

 

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监测生长发育。

正确认识体型,科学判断体重状况。

合理膳食、积极身体活动,预防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

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儿童肥胖防控。

 

无论是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不足,还是超重肥胖,本质上都是饮食搭配不合理。超重肥胖实际上是能量摄入太多,没有及时得到消耗,而其他营养素摄入又不均衡。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细节公布,这些你家孩子都达标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