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机非】玻璃深加工考点总结(期末专用)

2020-08-11 19:18 作者:iy-gnohz  | 我要投稿

玻璃的冷加工,是指在常温下,通过一系列机械或化学处理的手段来改变玻璃及玻璃制品的外形和表面状态,把玻璃制品加工至符合要求的工艺过程,

玻璃冷加工的基本方法有:切割、磨边、研磨、抛光、钻孔、洗涤、干燥、丝网印刷、喷砂、磨砂、彩绘、蚀刻等

水刀也称为水射流,普通水经过一个超高压加压器,将水加压至4×10P然后通过细小的喷嘴,可产生一道915m/s的水箭,此道水箭可做各种表面处理及切割各种非金属物质如纸类、玻璃、纤维、海绵

研磨机理;玻璃的机械研磨是使用磨料在磨盘压力和对玻璃表面作相对运动下,将玻璃的不平处磨去,但玻璃表面变毛。粗颗粒磨料,研磨速度快,毛面较粗糙,故常用多级磨料

蚀刻是利用氢氟酸对玻璃表面的腐蚀,使平滑的表面变成无光泽的毛面,起到使玻璃表面产生光漫射作用

玻璃丝网印刷,就是利用丝网印版,使用玻璃釉料,在玻璃制品上进行装饰性印刷。玻琼油科也称玻璃油墨、玻璃印料,它是由着色料、连接料混合搅拌而成的糊状印料

玻璃的热弯利用玻璃的热塑性,将玻璃加热至玻璃化温度以上50°C左右,施以外力,使玻璃弯曲变形成所需的形状,而后经过退火、冷却,制成成品的过程称为玻璃的热弯

热弯设备有电热弯炉、明焰热弯炉、隔焰热弯炉

玻璃的热弯生产过程分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

玻璃的钢化利用玻璃的热塑性和热膨胀特性,将玻璃加热至玻璃化温度以上80°C左右,然后施以均匀的急速物理冷却措施,使玻璃内产生很大的永久应力,这一过程称为玻璃的物理钢化(或玻璃淬火))由此得到的玻璃制品称为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分类:按生产方法分类:全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区域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平钢化玻璃,弯钢化玻璃,异形钢化玻璃

钢化原理:玻璃被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80°C左右时处于热塑状态。此时对玻璃进行均匀的急速冷却,玻璃表面因温度急剧下降而固化,内部则冷却较慢,仍处在热塑状态,随着冷却延续,玻璃内层开始收缩,固化的玻璃表面则阻止内部收缩。两者相互作用,使玻璃表面层受压、内部受拉,直至内部完全固化。最终在玻璃表面层形成压应力层,内部则形成与压应力层平衡的张应力层这种应力结构被永久保存。(玻璃钢化的内应力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应力。在玻璃的冷却过程中,温度梯度的大小是产生内应力的主要原因。冷却速度越大,温度梯度越大,产生的应力就越大

玻璃的加热加热元件和炉内组件通过辐射的方式,高温气流通过对流的方式,通过陶瓷辊道的热传导方式,或者是几种方式共同采用,把热量传导给玻璃。其中,以辐射方式为主,但近年来对流加执方式以其加热迅速均匀等优势逐渐占据主流

玻璃的冷却冷却介质温度梯度越大,钢化效果就越好。温度梯度主要取决玻璃的吸收热能力。
玻璃的冷却,按所用冷却介质的不同,可分为(空气)风冷、液(体)冷和(流态化)粉体冷三种形式。

影响钢化的工艺因素:玻璃成分,厚度,淬火温度和冷却强度(其余不变时与冷却成正比)

几种钢化技术:弯曲钢化,区域钢化,水平钢化

钢化玻璃性能:抗弯强度,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

化学钢化:利用玻璃表面离子的迁移和扩散特性,使玻璃的表面层区域的成分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导致玻璃表面的微裂纹道失或者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从而使玻璃的强度得到提高,这技术称作玻璃的化学钢化

物理钢化和化学钢化的比较要得到有实用价值的足够深的压应力层,离子交换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故比物理钢化法成本高很多。但是对于下列情况,则必须使用离子交换法:①要求强度高;②薄壁或形状复杂的玻璃;③使用物理钢化时不易固定的小片; ④尺寸要求高、玻璃不允许变形等。

离子交换化学钢化分为高温型和低温型两种

夹层玻璃:是由一层玻璃与一层或多层玻璃、塑料材料夹中间层而成的玻璃制品。具有透明、机械强度高、耐光、耐热、耐湿和耐寒等性能。生产有干法(主流)和湿法两种
夹层玻璃的性能:安全性,防盗防弹,隔音,隔热(彩色PVB胶片制成的有色夹层玻璃能减少阳光热量,节省空调费用),放辐射性能,抗风荷载强度,装饰性

夹层玻璃性能测试:光学性(透光率,耐光性,畸变,双像),耐湿性,耐热实验等

夹层玻璃工艺流程:合片→辊压→加热炉→辊压一加热炉→封边剂→高压釜手推车→封边剂→高压→出高压釜→检验→包装人库

夹层玻璃缺陷成因:脱胶,气泡,空气穿透

玻璃镀膜生产方法:真空磁控溅射法、真空蒸发法、气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

热反射玻璃:一种新型建筑及装饰材料,具有节能、色泽鲜艳、豪华、不变色、不褪色、成像清晰、柔光保密等特点

热反射玻璃分层:1. Cr-CrN膜层,2.第一层SnO2膜,3.第二层SnO2膜
膜系结构:外层介质膜,功能膜,第一层介质膜,玻璃。(遮蔽层:银膜和外层介质之间加入金属或合金用来防止银膜被氧化)

各层膜的功能归纳为:第一层膜的厚度决定镀膜玻璃反射光的颜色,第二层膜的厚度决定镀膜玻璃的透射率和反射率;第三层膜对镀膜玻璃的膜层主要起保护作用,其厚度对反射率也有定影响

低辐射膜隔热性能的影响因素:薄膜厚度,薄膜粗糙程度

在线膜:是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淀积的基于掺人氟原子的氧化锡(SnO2) 半导体膜(CVD工艺)

在线膜和离线膜比较:在线膜的光学性能和隔热性能不如离线膜好

低辐射玻璃薄膜性能测试:厚度,强度,抗腐蚀性,膜结构。(一般使用Taber研磨测试方法)

热反辐射膜和低辐射膜的比较:1.节能上,低辐射膜适用于不同气候地区,功能覆盖热反射膜,2.外观颜色上,热反射膜颜色丰富、浓重、鲜艳,光透过率低;低辐射膜多为浅色过浅蓝色 3.应用范围上,(1)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商业建筑市场(需求下降)(2)低辐射膜住宅门窗,建筑市场,汽车挡风玻璃市场

玻璃镀膜制备技术:

磁控溅射法:在真空条件下电离惰性气体,气体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轰击金属靶材使金属原子沉积到玻璃表面上成膜的一种方法

磁控溅射玻璃品种(1)按产品的性能:有阳光控制玻璃、低辐射膜玻璃、 玻璃镜、导电膜玻璃、反射膜玻璃、低辐射阳光控制膜玻璃等。 (2)按产品的外形:平面镀膜玻璃和弯形镀膜玻璃

磁控溅射特点:优点:①成膜速度快,生产效率高;②膜层均匀,色差小;③膜层结构致密;④膜层组合方便,膜系种类多。缺点:①薄膜与玻璃基板附着力弱,只能做成中空玻璃使用,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薄膜发霉或脱落现象;②薄膜热稳定性低,成形后不能再次加工(如热弯,刚化处理等)。

溅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指以一定能量的粒子轰击出表面,使固体近表面的原子或分子获得足够大的能量而最终逸出固体表面的现象,这些被溅射出来的原子将带有一定的动能并且具有方向性。应用这一现象将溅射出来的物质沉积到基片或工件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称为溅射镀膜。影响的工艺参数有:溅射速率、沉积速率、工作压力、溅射电压、溅射电流、基片温度等。

化学气相沉积法:把含有构成薄膜元素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或单质气体,供给基板,借助气租反应,在基板表面上反应生成薄膜的一种方法

溶胶凝胶法:通过溶胶凝胶方式在玻璃表面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原理:是一个溶胶凝胶固态氧化物膜的转变过程,金属烷氧基化人物或金属盐的水解产生溶胶,溶胶在镀体表面由于溶剂蒸发等因素而聚合为凝胶凝政干燥,最后在镀体表面形成氧化物膜

中空玻璃(双层隔热玻璃)原材料:玻璃,密封材料(丁基胶,硅酮胶,聚硫胶),干燥剂(硅胶,分子筛,新型干燥剂),间隔条(TPS,胶条框,隔条的高弹性保证了密封性,增强了保温性能),中间介质气体(干燥空气,惰性气体)

中空玻璃生产工艺方法:熔接法,焊接法,胶接法

中空玻璃影响因素:玻璃的选择,干燥剂选用,密封胶选择,间隔层厚度,间隔介质,增大面积,膜面位置

真空玻璃:运用保温瓶原理,在两片平行放置的玻璃板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对该空间抽真空使其形成真空层

真空蒸镀:利用金属在真空中,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加大导致蒸发速度加快的特性进行镀膜工艺的方法

真空蒸镀玻璃品种:玻璃镜,热反射玻璃
真空玻璃性能:保温隔热,隔音,防结霜结露,耐风压,厚度小安装方便
真空玻璃性能影响因素:玻璃品种,间隔条和干燥剂,中间介质气体,环境,尺寸

背完直接90+,尽量别带小纸条

【无机非】玻璃深加工考点总结(期末专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