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辛”动FE | 第十一期:从电动方程式看未来的汽车行业发展

2020-09-10 11:35 作者:FE电动方程式  | 我要投稿


文/何辛


截止2019年底,全球已经有超过100多个国家推广了至少一辆电动汽车,全球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700万辆。混动汽车达到这个数值几乎用了两倍的时间。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国家的战略共识和大型车企对未来汽车定位的战略判断。

政策支持研发新能源汽车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公开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从1988年开始通过AMFA政策,鼓励车企研发新能源车到2020年通过FCAA条款进一步延长对新能源基建,新能源燃料和新能源汽车的减税支持。美国已经在这方面推进了超过30年。


尽管我们中国起步较慢,但发展极为迅猛。2019年底不单单是国家政策方面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在电动汽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更是超越了所有国家。2019年底,中国电动汽车累计销售总量达到366万辆,占全球总量的48%,位列世界第一。


在国家政策层面,很多国家已经制定了汽车市场全面新能源化的发展规划。目前,挪威的发展形势最好,按照既定速度,挪威应该能够达标:在2025年实现全面全面电气化的目标。荷兰计划在2030年达到这一目标。英国是2035年,法国和加拿大是2040年,德国是2050年。


电动方程式引领技术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全面新能源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挑战:充电时间,续航能力,车辆的可靠性能,维护和保养,环保等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要达到全球普及的目标,最终聚焦的核心将只有一个字:车;两个字:汽车;五个字:新能源汽车。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答案就是现在的电动方程式赛车---Formula E。因为电动方程式赛车处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最前沿。


几年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只有200公里,如果你需要做长距离旅行,可能你需要关掉空调,关掉音响,关掉几乎一切非必须的用电设备。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更多的新能源车辆已经能够满足相对长距离的正常行驶,续航能力大大提升。现在的车辆续航能力已经在400公里以上,实测得来的数据显示,某些品牌续航能力已经接近600公里。


电动方程式大赛电动汽车技术的终极检验场。很多在赛场上所取得的技术成果都直接运用到了目前的量产车上。例如:在电动方程式比赛的很多分站城市,气温都高达30度以上,赛道温度有的时候更高。而电池正常高效工作温度上限是70度,而比赛中急加速,重刹车,会让充电和放电的过程都面对巨大的压力。而快充,快放会让电池温度快速升高,如何给电池降温就成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动方程式比赛这种工况环境对各大车企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场。捷豹电动车队的领军人物就表示:“实际上,电动方程式的赛场上取得的技术成果会直接运用在未来量产车的生产上。”


赛场就是厂商产品的检验场


实际上,电动方程式车队和各主要研发机构和车企之间的联系要密切的多。例如宾尼法利纳公司在2019年日内瓦车展推出的电动超跑宾尼法利纳-巴蒂斯塔(2020年投入量产,计划生产150辆)就是直接将马恒达车队在电动方程式赛场上取得的传动系统和软件的技术成果直接运用到了量产车上。车队的测试车手海菲尔德也是巴蒂斯塔的研发车手。


世界最大的零部件生产厂商德国玛勒集团也和电动方程式钛麒车队结成技术伙伴关系。玛勒集团拥有很多电气核心技术,包括电池冷却尖端技术。玛勒集团的产品涵盖广泛,从电池到传动系统,从电机到能量管理,从软件开发到电动汽车的工程机械技术。对于玛勒集团来说,电动方程式赛场毫无疑问会是他们新技术,新设备最理想的试验场。同时他们在赛场上成果更能直接运用在量产产品上。


另外一家国际巨头企业,来自德国的舍弗勒集团更和奥迪集团密切合作,成为车队的一份子,负责生产奥迪车队所使用的电机。
捷豹车队更是将大多数电动方程式赛场大多数成果都运用在了I-Pace这款车上面。I-Pace是捷豹推出的首个电动SUV产品。这款车从推出到现在已经拿下62项国际大奖。2019年3月,I-Pace勇夺欧洲年度最佳车辆大奖,是捷豹公司50年历史上第一次拿到这一奖项。2019年4月,拿下世界年度最佳车辆大奖,最佳设计和最佳环保车辆大奖,成为历史上6项大奖中独揽3项大奖的首款车辆。


上面的众多案例都证明了电动方程式大赛的作用和价值。随着新赛季慢慢临近,处于最前沿的先进技术公司,各大世界知名车企和巨型零件供应商都会发力,不但希望在赛场上取得成功,更期待在技术上领先一程从而能让量产车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毫无疑问,电动方程式大赛会不断引领着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辛”动FE | 第十一期:从电动方程式看未来的汽车行业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