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医治病让定期观察其实是在贻误病情!中国处处是有高人的,今天我就发现在我评论区里

2023-07-31 13:02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西医治病让定期观察其实是在贻误病情!中国处处是有高人的,今天我就发现在我评论区里的一个网友评论的深刻而富有哲理: 多年前,一个女性朋友到医院检查是子宫肌瘤,医生没有说吃药控制,也没说手术,而是告诉患者,等以后长大了来割了就是!多少人被拖成癌症不就是这么来的么?糖尿病最开始只是血糖有点高,只是用掩耳盗铃的方式哄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并发症,器官衰竭!中国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多少年前就说的了! 确确实实是如此,“西医治病让定期观察其实是在贻误病期”,现在西医治病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病他们没法治疗,于是让患者定期检查来观察,这其实是贻误病机。我们知道病在轻浅阶段是很好预防的,难道非要观察出大病来再去治疗吗?等到观察出大病来,再大动干戈治疗还有效果吗? 现在病为什么越治越多,越来越复杂?是西医的治病理念把小病拖成大病了,把大病拖成重病了!人体功能健全,百病不侵,当然最好。如人体功能不够健全或被破坏,及时加以补救,是为其次。疾病开始流行,加紧设防,属于更次。等到已经生病才去医治,或疾病已经流行才去扑灭,显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算是“下下之策”。 因此,古人很早就提出:“保障人体健康应当以养生为第一,保健第二,预防第三,治疗为末。然而,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把治疗放在首位,把预防放在第二,把保健放在第三,把养生放在最末。加之治疗和预防中普遍存在的“对抗思维”,违背破坏了自然法则,结果当然就是疾病越来越多,治疗费用越来越高了,如此本末倒置,社会不仅疾病频发,求医困难,花钱如水,而且遭受巨大的痛苦。 治未病,则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予以干预,使人体各种功能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很明显,这才是保障健康,减少发病率,降低医疗费用最积极、最有效的办法。 为什么要治未病?一言蔽之,就是尽早恢复人体各种功能,让人体保持强健。唯有如此,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求医或少求医,花钱即少,有免受痛苦或少受痛苦。 古籍《鹖冠子·世贤》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闲而名出闻於诸侯。”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 这个故事的现代文的意思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文王有一天问扁鹊:听说你家三兄弟皆行医,那谁的医术最好呢?扁鹊说:我们家兄弟三人,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的医术最差。魏文王很奇快,问到:但是世人皆知你为名医,为什么不知你的两位哥哥?扁鹊解释说:我大哥专治未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事先铲除病因,使人不生病,名声只在邻里。我二哥治欲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使人在生小病的时候就得到治愈,名声只在乡里。而我扁鹊治已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只要治好一例疑难杂症,便可名震天下。很多人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是因为没有领会上工治未病的道理。 这则故事通过扁鹊之口着重强调了”未病先治”的重要性。正所谓“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西医治病让定期观察其实是在贻误病情!中国处处是有高人的,今天我就发现在我评论区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